
根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與蒙古國國立農業大學2011年11月簽署的《中蒙漁業技術合作協議》, 5月21日,黑龍江所對蒙古國漁業養殖技術培訓工作正式啟動。首期培訓地點在黑龍江所渤海冷水性魚試驗站,培訓內容以冷水性魚類養殖技術為主,培訓方式采取課堂講授、實踐操作、示范基地考察相結合。包括蒙古國國立農業大學生態技術學院院長TUMURTOGTOKH(土木)先生在內的3名技術人員參加了為期12天的培訓,至6月2日全部結束。
課堂講授階段,黑龍江所孫大江、尹家勝、王炳謙等冷水性魚類專家分別為學員做了鱘魚、哲羅魚、虹鱒等冷水魚類的親魚培育、苗種繁殖、病害防治、養殖技術等方面的9個專題講座;結合學習內容,參觀考察了黑龍江、四川、北京等地的冷水魚、鱘魚養殖示范基地,并在基地現場教授和實際操作有關苗種繁殖等技術。

經過十余天的學習培訓,蒙古國技術人員對中國的冷水魚養殖狀況有了總括的了解,基本掌握了哲羅魚、鱘魚、虹鱒等主要養殖魚類的養殖技術,考察了中國不同水域冷水性魚養殖方式和養殖模式,收獲很大,并表示回國后一定將所學的養殖技術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為加速蒙古國魚類養殖業做出貢獻。
此次冷水性魚養殖技術培訓,除完成《中蒙漁業技術合作協議》內容,也為下一步中蒙漁業科技合作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