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第四屆農口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聯席會議在哈爾濱召開,會議主題為“聚力共贏,協同創新,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萍疾哭r村科技司王喆巡視員,黑龍江省科技廳廳長楊廷雙、副廳長張長斌等有關領導到會指導。36家農口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8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和黑龍江省農科院共同承辦,馬鈴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乳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大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冷水性魚類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協辦。
農口聯盟聯絡處、木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儲富祥研究員作主旨發言,對農口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十二五”創新發展情況進行了總結,并對“十三五”工作提出建議?!笆濉逼陂g,36家農口聯盟集聚了全國1550余家行業龍頭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單位,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核心開展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充分發揮了“產、學、研、用”協同優勢和倍增效益,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一是探索產學研用深入融合,組織實施國家與省部級科研計劃、聯盟科研計劃,及接受委托任務等達11000余項,經費總投入達138.7余億元。二是針對產業發展瓶頸,突破了150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一批體現產業技術發展水平的重大成果。培育了農業新品種1280余個,其中超級雜交稻突破畝產1026.7公斤的目標,“登海618”、“登海661”等高產玉米新品種破多項紀錄。創制了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新材料、新裝備3390余種,建立示范生產線、示范基地2900余個,示范面積達239萬余畝,產值達到500億元。三是整合優勢資源,積極統籌推進項目、人才、基地建設,共建研發機構和創新平臺近300個,共享研發設備6600余臺/套;四是強化技術輻射與服務,大力支撐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各聯盟匯聚行業優勢力量,主辦或協辦各類展覽、論壇、學術會議、講座等7840余次,發布產業研究報告250余項。累計培養農業高技術人才15700余人、技術人員20.3萬人次,培訓農民42.2萬人次。五是通過合作建立生產企業和研發機構、定向輸出技術與人才、舉辦大型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等方式搭建國際科技交流平臺,有效提升了農業科技對外開放合作水平;六是積極探索眾籌融資等產業發展新模式,促進科技與金融相結合。“十三五”期間,農口聯盟將繼續強化產業技術創新鏈建設,爭取新建現代農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不斷深化和完善聯盟自身建設,促進聯盟健康發展,為提升農業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做出新的貢獻。
王喆巡視員對“十二五”期間農口聯盟取得的創新成效和積極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十三五”期間各聯盟繼續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提出幾點希望和建議:一是發揮聯盟協同優勢,著力解決產業發展中關鍵技術瓶頸問題,希望各聯盟繼續強化協同創新,按產業鏈部署重大產業技術創新任務,著力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創制一批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結合的重大關鍵裝備,掌握新一輪產業和科技變革的主動權,全面保障中國特色的新型農業現代化建設。二是充分發揮聯盟智庫作用,積極建言獻策。聯盟聚集了行業龍頭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優勢人才和創新資源,聚集了產學研各領域的精英,已經積極地參與了“十三五”各項規劃的制定,希望聯盟繼續發揮智庫作用,積極參與調研、規劃和頂層設計工作,做好各產業的技術創新規劃,在戰略層面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三是發揮技術輻射帶動作用,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希望各聯盟在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和創新能力的同時,繼續加強聯盟的技術輻射與推廣,促進行業共同進步。通過上下游企業的聯合創新,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為增加農民收入,延長農業產業鏈,增強我國農業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發揮出聯盟更大的作用。四是加強管理機制創新,促進聯盟健康有序發展。希望各聯盟在“十二五”的基礎上要進一步開展實現聯盟可持續發展的組織模式、關鍵要素和必要條件的研究工作,不斷建立和完善聯盟的責任機制、利益機制、信用機制,建立健全聯盟群體自律發展機制,促進聯盟健康、有序、持續發展,不斷深化和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會議對聯盟“十二五”工作經驗與創新成效進行了匯報交流,馬鈴薯、冷水性魚類、乳業、大豆、獸用化學藥品、牧草6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作典型發言。會議就“聯盟健康發展”進行了熱烈討論與交流,確定下一屆會議由高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辦。此外,參會人員參觀黑龍江省農業科技展覽館、黑龍江現代農業示范區、黑龍江省科技大廈和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科學研究院。
此屆會議的召開正值國家“十二五”科技計劃圓滿結束、“十三五”科技計劃全面展開之時,恰逢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勝利召開、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取得階段性進展之際,是一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大會,對農口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未來健康地發展將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