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0日至9月5日,受農業部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委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學科組開展了長江中下游魚類資源專項調查,重點對中華鱘2013年自然繁殖情況及現有資源狀況進行調查。
2013年10月31日至12月28日,長江所等多家研究單位在葛洲壩下中華鱘傳統產卵場未發現中華鱘自然產卵跡象,這是葛洲壩截流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中華鱘自然產卵。為進一步核實中華鱘2013年自然繁殖及幼魚資源補充等情況,長江所開展了此次調查。 根據以往調查經驗,結合實際情況,此次調查分為水路和陸路兩條線進行,主要調查范圍為宜昌到上海的長江江段。水路主要采用聲波探測的方式進行調查;陸路主要是通過走訪漁政部門及漁民,了解中華鱘幼魚誤捕情況。
走訪調查結果顯示,沿江漁民未在長江中下游發現2013年繁殖的中華鱘幼魚,結合2013年在宜昌江段中華鱘傳統產卵場的繁殖監測結果,長江所確認中華鱘在2013年沒有自然繁殖活動發生。 此次調查還對胭脂魚、達氏鱘、四大家魚、刀魚等珍稀、經濟魚類的資源現狀以及長江中下游的漁業現狀進行了摸底。調查工作得到了沿江漁政、保護區管理部門以及相關漁民朋友的支持和配合。(源自:長江水產研究所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