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和同江市共同承辦的“養護水生生物,建設大美龍江” 主題增殖放流活動在黑龍江同江江段三江口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段舉行。

本次放流品種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達氏鰉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施氏鱘。經現場技術人員查驗及呼蘭區公證處的監督、公證,放流苗種體長均達到5cm以上,滿足放流標準,且體質健壯、無病無傷。其中達氏鰉數量7.7萬尾、施氏鱘數量22萬尾,苗種數量均超過本次放流規定任務量。

本次放流活動不僅是黑龍江所貫徹國家《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連續多年在黑龍江流域開展魚類資源恢復的實際行動,同時也是黑龍江所2022年度“養護水生生物,建設大美龍江”主題系列增殖放流活動的第二站。本次放流活動對恢復黑龍江珍惜瀕危物種資源,鞏固黑龍江水域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域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作為中俄界江,在黑龍江同江段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與養護活動,為促進更廣泛雙邊漁業合作、增進人民福祉和友誼發揮了積極作用。

黑龍江省漁業漁政管理局一級調研員張鴻鈞、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主任王云山、副主任李正偉,同江市副市長于海濱、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謝剛,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副所長鄭先虎、成果轉化處處長張永泉、呼蘭水產試驗場場長曹頂臣等參加了本次增殖放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