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gyqiw"><s id="gyqiw"></s></strike>
    <strike id="gyqiw"><s id="gyqiw"></s></strike>
    <ul id="gyqiw"></ul>

    2021年黑龍江省漁業漁政工作要點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和建黨一百周年,全省漁業漁政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緊緊圍繞滿足人民對優美水域生態環境和優質水產品的需求,以漁業提質增效、漁民增收為目標,抓住“南漁北移”發展機遇,通過“五好漁業”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全省水產養殖面積穩定在600萬畝以上,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發展到120萬畝,水產品總產量達到70萬噸以上,優質特色水產品產量提高10%。

    一、完善養殖許可制度,做好規劃編制工作

    (一)依法依規管理養殖水域灘涂。落實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制度,禁養區內禁止從事水產養殖活動,已有水產養殖的要依法退出禁養區。限養區應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完善水產養殖許可制度,推進水域灘涂養殖登記發證工作,加強養殖證執法檢查,確保2022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任務。嚴格限制養殖水域灘涂被占用和擅自改變用途,穩定水產養殖面積,保障漁業發展空間。

    (二)編制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印發《黑龍江省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各地漁業發展。各地要結合當地實際,組織編寫市、縣兩級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思路、基本原則、發展目標、產業布局、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為“十四五”期間漁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提升新水平奠定基礎。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漁業產業發展基礎

    (三)加強苗種基地建設。圍繞打好種業翻身仗,加強水產原良種場和優質特色水產苗種繁育基地建設,推進“育繁推一體化”。做好方正銀鯽國家級水產原種場的農業農村部復檢工作,對現有15家省級水產良種場進行復檢,重新認定一批省級水產良種場,加快推進水產種質資源場新建項目建設,支持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渤海試驗站條件建設,針對國家“藍色糧倉”利用黃渤海冷水團發展虹鱒魚產業的苗種需求,推進虹鱒魚苗種繁育基地項目建設。

    (四)加強商品魚基地建設。加快推進集中連片老舊池塘標準化改造,加強進排水和養殖尾水處理設施建設,增加越冬池面積占比,提升養殖產能、魚類安全越冬和產品均衡上市能力。面向北京冬奧會,加強“龍江魚”供京基地建設。爭取新創建1個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和20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加快推進冷水性魚類養殖和工程化、工廠化等循環水生態健康養殖設施建設。加快鹽堿水域開發利用及低洼地池塘建設,打造齊大綏漁業走廊,變“廢地”為“寶地”。

    三、突出資源優勢,不斷挖掘生產潛力

    (五)大力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進一步規范大中型水面資源承包經營行為,在兼顧生態、經濟、社會三個效益基礎上,理順“三權”關系,整合大水面優勢資源,積極推進北魚集團建設成為龍江漁業航母,提升市場競爭力。采用“輪捕輪放”“捕大留小”等“放牧式”生態增養殖模式和“接力養”“塘育湖出”等方式,推行“一湖(庫)一策”,充分開發利用養殖水域立體空間與自然生產力,提高水域資源產出率和水產品持續上市供給能力。科學控制外來品種放養規模,防止對水域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六)積極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將稻漁綜合種養作為鄉村富民產業的重要途徑,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以“穩糧增收”為前提,以“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為基本原則,嚴格落實田間工程面積不超過稻田面積10%的要求。建設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縣),大力推廣稻蟹、稻鰍、稻魚模式,重點加強河蟹扣蟹苗種培育基地和小龍蝦苗種繁育基地建設,集中力量培育打造一批示范區、田園綜合體和休閑旅游觀光帶。在湖庫等大水面周邊積極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減少稻田對自然水域污染物的排放。

    四、打造特色亮點,持續推進三產融合發展

    (七)加快水產養殖機械化。圍繞漁業現代化目標,著力推進養殖池塘標準化宜機化建設,推動漁光一體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水產養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加快構建池塘、工廠化等規模養殖水域水產綠色養殖全程機械化體系,增強水產養殖機械化技術推廣能力,提高綠色養殖重點環節社會化服務水平,推動水產養殖全面實現機械化。

    (八)推進水產品加工提檔升級。打造產加銷一體化鏈條,重點推進饒河省級“百大項目”烏蘇里江名特優魚養殖生產加工項目建設,推進連環湖水產品精深加工、鏡泊湖紅羅白鰱半成品加工、哈爾濱新區魚子醬食品加工等項目落地。對現有水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提檔升級,培育壯大一批休閑食品、罐頭制品、熏制品、半成品、分割產品、魚子醬等加工企業,開發鱘鰉魚籽藥食同源健康食品,推進水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

    (九)拓寬水產品銷售渠道。持續實施漁業品牌戰略,擴大“兩品一標”認證范圍,打造龍江魚、龍江蟹等“母品牌”,培育一批“子品牌”,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充分發揮漁業協會作用,依托旅發大會、國際大米節、綠博會等活動平臺,大力推介我省優質水產品。繼續開展“龍江魚”進京行動,爭取“龍江魚”走進北京冬奧會,加大與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供需對接力度,加強與北京物美、中石油加油站合作,擴大優質水產品省外銷售量。推進大慶水產品交易中心項目、龍江魚總倉和6個分倉建設,加快水產品冷凍、冷藏設施建設,推進水產品冷鏈物流發展。

    (十)拓展休閑漁業活動內容。充分發揮我省旅游資源和冰雪資源優勢,通過舉辦漁獵文化節、冬捕節、開江(湖)節、垂釣(冬釣)比賽、漁文化論壇等主題活動,把民俗文化、漁獵文化、文藝體育等元素融入休閑漁業發展全過程,講好漁業故事,拓展豐富休閑漁業和冰雪漁業活動內容。積極探索“旅游+休閑漁業”模式,積極打造都市周邊漁業休閑區、美麗漁場(村)生態休閑區和冰雪漁業休閑區,不斷壯大休閑漁業經濟。

    五、落實各項制度,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十一)全面開展苗種產地檢疫工作。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苗種產地檢疫工作,明確行政管理、技術推廣和綜合執法等部門責任,建立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強對水產苗種生產企業宣傳培訓力度,引導水產苗種生產單位在出售、運輸、捕苗前主動申報檢疫和水產養殖企業購買苗種時主動索要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合格證明。加大執法檢查和行政處罰力度,力爭在2021年實現水產苗種檢疫發證率100%。省級通過“一圖一表一評價”機制,對市(地)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評價和結果運用,鼓勵各市(地)采取同樣模式對縣級進行考核評價。

    (十二)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聯合畜牧、獸醫等部門,開展水產養殖用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相關違法行為專項整治,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加強水產養殖用投入品生產、經營和施用環節的監管。建立水產養殖企業監管名錄,重點排查整治水產養殖過程中違法購買、貯存、使用禁用藥品等違法違規行為,監督養殖企業嚴格執行休藥期制度,加大對違法案件查處力度。繼續開展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加強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工作,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

    六、培育經營主體,不斷完善漁業經營體系

    (十三)做強漁業生產經營主體。在水產養殖集中連片地區,重點推進養殖大戶、家庭漁場、專業合作社、漁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鼓勵漁民以入股、租賃、合伙等多種形式發展聯合經營,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支持漁業合作社、合作聯社提檔升級、做大做強。積極探索“公司+農戶”模式,通過龍頭企業帶動,面向市場需求,組織小散養殖戶統一生產,統一銷售。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在新技術應用、新品種推廣、新市場開拓、新業態發展上的引領作用,推動適度規模經營。

    七、加強能力建設,切實提高漁政執法效率

    (十四)加大漁政執法力度。加強漁政隊伍建設和執法人員培訓工作,規范執法程序和案卷管理。加強執法裝備建設,下發《黑龍江省漁政執法裝備配備指導標準》。開展“漁政亮劍2021”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嚴格落實國家松花江禁漁制度,源頭治理“三無”船舶、非法漁窩棚、違禁漁具。將打擊非法捕撈納入各級河湖長制內容,實施網格化管理,發揮機動漁船監控定位系統作用,提高執法效率。強化縣域間、省域間執法合作,加強對松花江哈爾濱市區段、大慶市南引水庫等敏感、重點水域的漁政監管。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設立舉報電話,探索舉報獎勵機制,多渠道發現違法線索。加大違法典型案件曝光力度,形成有效震懾作用。

    (十五)強化邊境水域漁政管理。在各邊境水域地區推廣撫遠市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強邊固邊試點經驗,加強與邊防、公安、外事、海事等部門間合作,堵塞管理漏洞,嚴厲打擊非法越境捕撈行為,樹立負責任大國國際形象。開展中俄邊境水域春季聯合檢查和秋季聯合檢查,召開中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邊境水域漁政管理工作會議,加強與俄羅斯合作,共同打擊邊境水域各類違法捕撈行為。

    (十六)落實漁業安全生產責任。嚴格落實《黑龍江省漁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方案》要求,強化制度建設和責任落實,推進平安漁業建設。針對重點時期、重點水域、重點漁區,開展全省漁業安全生產交叉大檢查和自查,開展大中型水域生產經營主體漁船安全自查和抽查專項行動,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嚴禁惡劣天氣條件下冒險作業、酒后作業和不穿救生衣等行為,嚴厲打擊漁船超載、載客、載貨行為。加強與海事部門漁業安全合作,積極組織、參與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漁船建造檢驗監管,探索推進漁船集中檢驗點建設,推進漁船船型標準化建設。全面完成內陸漁業船舶證書(兩證合一)的換發工作。

    八、加強蛙類資源保護,規范蛙類養殖管理

    (十七)加強野生蛙類保護。積極探索設立禁捕期和禁捕區,合理劃定捕捉作業區,妥善清退保護區核心控制區內養殖,加強蛙類種群資源保護。探索規范蛙類捕捉方法、工具及其標準,核定捕捉限額,堅決打擊嚴重破壞資源的非法蛙類捕捉方式。與市場監督部門密切配合,經營利用和加工要有蛙類來源證明,防止野生與養殖蛙類“魚龍混雜”。

    (十八)規范林蛙養殖管理。積極推動林蛙產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協調發展。出臺林蛙類資源保護與養殖管理指導意見,明確發證問題。規范行業秩序,進一步完善蛙類養殖準入制度,對原有養殖戶進行甄別,增養殖設施完備的允許繼續從事正常生產經營,增養殖設施不完備的限期整改,對無“三池”增養殖設施的一律停止生產經營。積極配合林草、森工等部門落實養殖者承包問題,推動制定規范的承包合同,完善承包關系,合理確定承包年限。

    九、加大保護力度,有效恢復水生生物資源

    (十九)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按照調整后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通過多種渠道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工作,加強新列入國家一級和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行政許可管理,加大我省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力度。組織開展“全省打擊破壞水生野生動物資源及非法交易水生野生動物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水生野生動物展演、人工繁育養殖等場所,配合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對農貿市場、超市、餐飲店、電商平臺等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場所執法檢查,嚴打非法捕捉、殺害、出售、購買、利用、運輸、走私水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

    (二十)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加強對增殖放流活動的監管,確保增殖放流數量和效果。加強與民族宗教部門合作,規范社會放流、放生活動,嚴厲打擊外來品種、雜交品種、轉基因品種放流到自然水域,保障水域生態安全。嚴格落實生態紅線要求,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涉漁工程及私捕濫撈等破壞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生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非法行為。開展“讓大麻哈魚回家”行動,舉辦全國“放魚日”同步系列活動、中俄鱘科魚類聯合增殖放流活動,營造全社會關愛、支持水生生物保護的良好氛圍。

    十、加強統計工作,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二十一)嚴格規范統計工作。認真落實漁業統計調查制度(國統制﹝2017﹞173號),嚴格執行《漁業統計規定》(農漁發﹝2015﹞5號)。加強漁業統計隊伍建設,市縣鄉村四級配齊專門漁業統計人員。組織開展全省漁業統計人員培訓,定期召開統計分析會商會。嚴格執行統計數據逐級上報制度和統計報表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制度,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嚴禁弄虛作假、隨意填報數據,如果指標數據同比增減幅度超過5%,必須同時提供相應文字說明。嚴肅工作紀律,對違反統計法律法規的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漁業統計工作責任人、漁業統計人員,依法追究責任。

    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 久久99精品视免费看|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国产精品αv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1313午夜精品理论片|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加勒比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婷婷射精av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播放|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 |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福利|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