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SeafoodNews 2月3日消息,在疫情的影響下,進口三文魚在中國市場遇到了巨大的挑戰。據估計,中國進口的冷凍三文魚總量減少了50%左右。然而,這個市場太“誘人”了,不能放棄,出口商仍然對他們在那里的未來充滿信心。
一些投資客計劃加大投資以提振當地需求,而一些出口商則更新了開發計劃,以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
2020年初的疫情爆發迫使中國相當多的餐館暫時關閉,甚至永遠關閉,這導致中國三文魚消費量大幅下降,因為大多數三文魚都是通過當地餐館銷售的。在經歷了一段短期反彈后,6月份進口三文魚包裝上發現冠狀病毒加劇了市場“緊張”的形勢,出口幾乎暫停了一兩個月左右。
盡管市場如此蕭條,許多人仍然相信這個市場的潛力。例如,挪威海產委員會(NSC)中國區主任Victoria Braathen表示,中國消費者現在更加重視產品的質量、可追溯性和可持續性,這意味著挪威海產品在亞洲市場有更多的機會。
這種信心絕不是盲目的,據現有數據顯示,盡管去年挪威對中國三文魚出口不穩定,甚至在2月份跌至接近零的水平,2020年出口總量僅為1.7萬噸,與前幾年相比,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記錄,但是,2020年下半年的成交量已經連續6個月呈上升趨勢。
有些出口商沒有猶豫等待市場的發展,而是拿出了新的開發計劃,智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國計劃在虛擬市場上(電子商務平臺)投入20萬美元,以提振中國的需求。
雖然疫情沒有改變出口商對這個東方市場的看法,但確實改變了他們的發展計劃。三文魚過去是通過餐館銷售的,現在出售方將更多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網上銷售渠道和個人消費習慣的發展與研究。
據業內人士透露,零售業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彌補了餐廳銷售額的損失,更重要的是,這類銷售額預計將繼續增長。
為了更好地向個人消費者推廣三文魚,一些三文魚生產企業已經采取了行動。例如,Marine Harvest公司利用其在上海的加工廠,推出針對個人消費者的新產品。同時,Cermaq公司建立了可追溯系統,中國消費者可以通過掃描相關代碼了解三文魚蹤跡。
分析指出,不可否認,三文魚出口商要想重新點燃中國人對進口三文魚的熱情是很困難的,而隨著今年全球三文魚產量的增加,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但熱情的買家值得生產商和出口商這么做。在冠狀病毒感染期間,大多數市場的家庭消費增長了30%-40%。在中國,三文魚的潛力可能更大,但首要任務是重建消費者的信心,這點并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