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Intrafish 3月8日消息,長期以來,中國一直被視為挪威鮭魚業的機遇之地,中國有14億人口,還有一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樂觀主義者喜歡指出,如果每個中國人每年只吃一頓鮭魚,那么鮭魚的消費量將會激增。
上周Kontali數據分析指出,去年四季度中國進口鮭魚受到了影響,部分原因來自前夏天的“副作用”,受疫情影響,部分消費者擔心進口食品的包裝可能會傳播冠狀病毒。
幾乎所有的鮭魚生產國都受到了中國消費下降的影響,同時在物流方面受到挑戰的智利,受到的影響程度尤為嚴重。
去年全球市場鮭魚消費增長了10%,挪威海產委員會特使Victoria Braathen認為中國的情況只是暫時性的,與2019年相比,總消費量顯著下滑,但去年秋季開始消費略有增加,預計2021年挪威鮭魚的銷售情況將很好。
Victoria Braathen表示,在中國消費下降的原因主要歸咎于,在一定程度上,與總體進口條件有關,與消費者對進口食品和生食偏好有關,在物流方面遇到壓力和阻力。她認為在中國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挪威海產委員會估計,中國具有鮭魚購買潛力的人數大約在3-4億人口,會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廣州。
挪威海鮮出口商Bravo Seafood公司對中國市場不那么樂觀,認為中國市場不穩定。去年夏季期間,部分進口食品包裝被檢測出冠狀病毒,人們對進口海鮮普通持懷疑態度,盡管挪威方面多次否認病毒可以通過外包裝傳播,但情況未獲得較好的改變。
Kontali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鮭魚消費量增長3.7%至240萬噸。第四季度的增長尤其強勁,消費量增長了10%,達到684100噸。
歐洲的消費量增長了12.8%,美國增長了11.9%,而亞洲市場下跌8.1%。
歐洲仍然是最大的鮭魚市場,到目前為止,也是挪威產鮭魚最重要的市場。由于疫情蔓延和國際航班大幅減少,歐洲已成為該產品更重要的目的地。
根據挪威海產委員會的最新月度報告,挪威1月份鮭魚出口量為11萬噸,其中8.22萬噸銷往歐盟,占比74.7%,比去年同期的73.2%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