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20年3月27日發布,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政協原黨組書記、主席姜國文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時隔不到一個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04月16日發布,經哈爾濱市委批準,哈爾濱市紀委監委對哈爾濱市紀委原常委劉杰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里,黑龍江省2個重量級干部相繼落馬。從通報中可以看出,2人不僅嚴重違反黨紀國法,且都是在黨的十八大乃至黨的十九大后仍然不收斂、不收手、不知止,成為做不到“兩個維護”的典型。
回顧近些年來落馬的黨員領導干部,多少人走著走著,貪戀浮世繁華,欲望滋生,打開心門讓貪婪和虛榮游走全身,繼而走丟了初心,迷失了方向,偏離了軌道。這些人喪失對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信念,對黨不忠誠不老實,搞兩面派、做兩面人,對抗組織審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在組織談話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與不法商人沆瀣一氣,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違規從事營利活動,收受禮金;在監督執紀過程中失責棄守、執紀違紀、執法犯法,將公權力變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在職務晉升、工程承攬、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嚴重損害紀檢監察機關和干部的形象,嚴重破壞所任職地區的政治生態,最終成為我們唾棄的反面典型。這些人雖然受到了黨紀國法的嚴懲,但其給黨和國家所造成嚴重影響卻是無法估量的,也給我們留下了無心的思考。
這些人曾經也應該是正直的好干部,不然也不會走到這么重要的崗位上。但曾幾何時,他們怎么就蛻變了呢?深挖根源,我覺得,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是表面信仰堅定實則理想喪失。對黨員干部來說,旗幟鮮明講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須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與黨中央同心同德,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做到“兩個維護”。可是這些案例中的主角,卻是些表面擁護中央,背后卻與黨離心離德,甚至搞陰謀詭計的家伙。比如劉杰,身為檢察機關、紀檢監察機關黨員領導干部,政治上蛻變,經濟上貪婪,工作上擅權,生活上放縱,執紀違紀,執法犯法,嚴重損害檢察機關、紀檢監察機關干部的形象,毫無信仰可言。
二是都有著既想當官又想發財的“貪婪心”。在反腐高壓面前,少數黨員領導干部卻為了謀取經濟利益和高職位,利欲熏心、貪得無厭,耍盡手段偽裝自己,最終走上審判席。比如姜國文,與不法商人沆瀣一氣,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違規從事營利活動,收受禮金;在監督執紀過程中失責棄守、執紀違紀、執法犯法,將公權力變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在職務晉升、工程承攬、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嚴重損害紀檢監察機關和干部的形象。
三是臺上道貌岸然臺下放縱的“享樂心”。一些領導干部表面對黨忠誠,積極上進,背后違規逾矩,權欲熏心;表面潔身自好,作風正派,實則道貌岸然,吃拿卡要;表面清正廉潔,兩袖清風,內里極度奢靡,唯利是圖,是典型的“兩面人”。比如全國市場監管系統中出現的幾個反面案例,都充分體現出了這一點。
學習這些反面典型案例,給了我深刻的反思,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牢記自己的入黨誓言,認真思考,權力是誰給的,怎么看待權力,有權后怎么用。每個手握一定權力的領導干部,面臨的誘惑和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而且權力越大誘惑越多、風險越大。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入泥坑,以致步步跌進深淵。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自始至終都應該確立一種價值觀——“當官發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含含糊糊甚至價值觀相反,遲早會栽大跟頭。所有的黨員干部,在誘惑面前,應始終保持如臨深淵、如坐針氈的心態,牢記“堤潰蟻孔、氣泄針芒”的古訓,嚴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漸,時刻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