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中國科學院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情報網(以下簡稱“長江情報網”)成立大會暨領域情報協作高峰論壇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舉行。湖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杜耘、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武漢辦事處主任朱江、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副所長段學軍、水工程生態研究所所長常劍波等領導,華東師范大學曾剛教授、南京大學黃賢金教授等專家代表出席大會。本次會議由武漢文獻情報中心主任張智雄主持。
長江情報網工作組組長呂新華研究員向與會代表和專家介紹了情報網的籌備情況。長江情報網是由武漢文獻情報中心、《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期刊牽頭組建,聯合中科院系統沿長江一線資源環境領域研究所及其他相關機構,共同搭建的情報研究、資源共享及協同服務的非營利性情報研究及服務團體。通過“協同開展情報研究服務、組合共建情報產品體系、促進情報資源交流共享、提升整體情報保障能力”的工作方式,創新院所協同(院地合作)的情報研究和服務保障模式,更好支撐中科院“十三五”發展規劃布局,堅實保障本領域戰略決策、智庫咨詢、科學研究和產業創新情報需求,促進長江流域資源生態環境研究的發展。
高峰論壇環節,來自院內外的四位知名專家學者應邀作了學術報告: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洪鑄研究員作了《長江流域水生態系統面臨的威脅及關鍵科學問題》的報告,以翔實的數據和圖文,對長江流域水生態系統現在進行了闡述,并結合當前的熱點動態與參會人員展開了熱烈的交流;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曾源副研究員作了《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系統》的報告,全面介紹了這項歷時十數年的重要監測項目,展示了遙感所在該領域的雄厚實力和資源優勢,為開展相關研究積累了豐富而不可或缺的數據;華東師范大學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曾剛教授作了《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研究》的報告,詳細介紹了“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研究的理論基礎、指標體系、主要發現及政策建議;張智雄作了《構建院所協同的領域情報服務新模式——領域示范情報網建設的主要思路、方法和舉措》的報告,對什么是領域情報網,為什么要重構領域情報網等重要問題進行了回答,詳細分析了在新的歷史時期之下,院領域情報網的總體定位、人員組織模式、整體組織架構、主要工作內容等,并對武漢文獻情報中心在領域情報網這一重大舉措上所做的主要工作進行了報告。
與會代表和專家還就長江情報網的工作開展進行了討論,情報網成員單位代表原則上通過了情報網的章程,一致同意成立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系統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情報網。張智雄根據小組討論結果,宣布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系統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情報網正式成立,并希望情報網工作組繼續努力,做好成立之后的相關工作,有效組織相關活動,真正實現對院重大情報需求的協同保障,真正做到院所協同的情報研究和服務機制創新。(來源: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