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全縣思經鄉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70%,思經河水質優良、水量充沛。按照“生態興鄉,創新發展”的思路,該鄉確立了打造“竹海漁鄉”的農旅融合發展目標。
在目標實現過程中,該鄉在天全縣林業局的關心支持下,發展特種養殖,引進企業,將冷水魚養殖作為該鄉特色產業,不僅“養”出了名氣,也為村民拓展了致富鏈。
思經鄉黨委書記嚴平坦言,思經鄉的發展與當地林業資源優勢密不可分,沒有良好的自然條件,企業不會入駐,冷水魚產業更談不上發展。
良好生態
引來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位于天全縣思經河畔的天全潤兆鱘業有限公司是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四川潤兆漁業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獨資子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鱘魚繁育、養殖和魚子醬加工,產值達2億元。
走進該公司,首先被吸引的是占地100多畝的廠區中,160多個大大小小的養殖池密密實實排列其中,就像一個個圓形的大水缸。
“我們這里主要養殖的是冷水魚類。”公司負責人說,鱘魚、虹鱒、雅魚、黃河裸裂尻等種類的魚都能在這些魚池中找到。
在圓形的魚池中,大的鱘魚有50公斤左右,小的魚苗只有巴掌大。每個魚池里還有一根水管,不斷將新鮮的河水注入魚池。公司負責人介紹,采用圓形魚池,水注入后就能形成旋轉的環形水流,流動的水更潔凈衛生。
目前,該公司共養殖了各類冷水魚近百萬尾,年產魚子醬40—60噸,魚肉400—500噸。思經鄉黨委書記嚴平介紹,天全潤兆鱘業有限公司入駐思經鄉,為當地老百姓務工創造了條件,增加了地方稅收,也為思經鄉創造了新的品牌。
“思經鄉這里水質特別好,周邊的環境也很不錯。”公司負責人坦言,選擇思經鄉建廠是看中了這里良好的生態環境,因為冷水魚養殖對水質要求較高。
為大力推進冷水魚養殖,思經鄉已規劃出思經河、新政溝、馬渡溝三個冷水魚養殖區,新發展冷水魚養殖面積50畝,冷水魚養殖面積達到150畝。
延伸產業鏈
全魚宴助農增收
家住思經鄉民主村1組的村民徐文經營著一家林家樂。在他的林家樂里,全魚宴成為了招牌,不少客人到這里來就為了專門品嘗這道美味。“顧名思義,全魚宴就是用魚做菜。”徐文說,全魚宴的做法包括炒、燉、干鍋等,但用的都是一條魚身上的材料來做,一條5公斤重的鱘魚就能做成一桌全魚宴。
說起學做全魚宴,徐文說“得益于鄉黨委政府的正確引導”。自天全潤兆鱘業有限公司落戶思經鄉后,當地黨委政府一直在思考如何依托、延伸冷水魚產業效益。2016年9月,思經鄉黨委政府通過考察學習,將徐文等村民推薦到彭州一位專門做全魚宴的地方進行培訓和學習。
“潤兆公司主要是做魚子醬,魚就成了他們的副產品。”嚴平說,通過加工,將營養美味的冷水魚推上餐桌,讓人們品嘗到這份鮮美的魚,既吸引了游客,又增加了產業附加值,更使之成為思經鄉的一大特色。
想吃上全魚宴也不是那么容易,因為需要預定。為了給食客送上最鮮美的魚,徐文做全魚宴都是用鮮活的鱘魚作為食材,光是處理活魚就要花上不少的時間。“這些魚都是我自己到潤兆公司去挑選。”徐文說,接到訂餐電話后才去采購保證了新鮮。
自從學會了全魚宴的手藝,徐文的林家樂生意越來越好,也有了穩定的回頭客。“思經鄉發展冷水魚產業,我們也跟著掙到了錢。”徐文相信,這說明了黨委政府選擇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在他們的帶領下,思經鄉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會越來越好。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