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第四屆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四川省隆昌市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指導,總站學會和上海海洋大學共同支持。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洪程,上海海洋大學副校長李家樂,四川省水產局局長何強等參加本次活動,總站站長、學會秘書長、聯盟理事長崔利鋒,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江開勇出席并致辭,于秀娟副站長主持開幕式。相關?。▍^、市)漁業主管部門、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水產技術推廣單位及稻漁企業代表近200人參加論壇。

崔利鋒在致辭中從技術模式集成創新和示范、生產技術標準體系構建、產業精準扶貧、編制發布年度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報告、構建創新協作機制五個方面介紹了總站學會和聯盟在稻漁綜合種養方面所開展的工作,并宣布中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更名為中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協同創新平臺(簡稱“創新平臺”)。崔利鋒表示,針對當前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下一步總站學會將繼續依托推廣體系和學會人才隊伍,積極發揮創新平臺的作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調研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發展提升現場會的部署安排,繼續在標準制定和宣貫、技術集成與示范、完善產業配套服務體系等方面做好技術支撐,繼續辦好高峰論壇,匯聚眾智,凝聚眾力,為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

江開勇在致辭中指出,稻漁綜合種養是一種典型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近年來迅速發展,呈現出“生產生態協調、產品優質綠色、農旅深度融合”的產業格局,成為新時代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極具活力、潛力和特色的朝陽產業。針對當前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要加大科技攻關,水稻、水產的專家學者和產業同仁要攜起手來,共同攻克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難關。江開勇要求,今后要更好的發揮創新平臺的作用,加強合作研討交流,充分整合資源和技術優勢,不斷推動模式創新、標準實施和品牌打造,深入挖掘稻漁文化,持續提升稻漁綜合種養發展水平,為助力鄉村振興和產業扶貧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論壇期間,于秀娟代表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和總站學會發布了《中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報告(2020)》?!秷蟾妗穼?019年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規模、發展特點、政策扶持、產業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及發展建議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梳理,為廣大從業者和社會各界全面了解產業發展全貌提供了重要參考。


桂建芳、張洪程兩位院士在論壇上分別以《稻漁綜合種養生態農業模式的形成與發展》《稻漁綜合產業高質量發展探討》為題作主旨報告,中山大學何建國教授、浙江大學陳欣教授、中國水稻研究所金千瑜研究員、長江大學朱建強教授、上海海洋大學李家樂教授分別從蝦蟹類養殖、稻田生態、水稻種植、水土保護和利用、產業發展等角度作專題報告。湖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湯亞斌研究員對站會牽頭編制的《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范:稻蝦(克氏原螯蝦)》(SC/T 1135.4-2020)行業標準進行了解讀。專家一致認為,“十四五”期間,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將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規模和發展質量上進一步提升,要在基礎理論研究、漁藝農藝深度融合,以及專用種養品種研發等方面加大科技攻關協作,創新提升技術模式,開展區域化、標準化示范推廣,以科技支撐引領助推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