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農業農村部聯合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石嘴山市龍泉村舉辦2021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農業農村部張桃林副部長出席活動并講話。全國水產總站高度重視本次“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聯合寧夏回族自治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在活動現場設置咨詢服務臺,發放水產科技資料并開展技術咨詢服務,熱情為農民朋友答疑解惑。
崔利鋒站長率隊參加示范活動。張桃林副部長和有關領導駐足視察了總站咨詢服務臺,了解水產養殖技術基層服務工作情況及效果,對總站水產技術推廣工作和現場活動給予鼓勵和肯定。活動期間,總站咨詢服務臺接待農民咨詢500余人次,贈送水產科技書籍和資料10余種、1000多冊(份),獲活動組委會好評。


活動結束后,崔利鋒站長率調研組赴銀川市、石嘴山市、青銅峽市等地開展水產技術推廣工作調研,實地考察了泰嘉漁業公司、新明潤源漁業公司、晶誠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銀川科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天源漁業合作社等水產養殖基地,并與當地水產技術推廣人員、企業負責人和養殖戶等座談,就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養殖尾水綜合治理、養殖用藥減量和投入品管理、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和種業質量提升等情況進行調研交流。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王洪波、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吳旭東、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李斌等陪同調研。

崔利鋒在調研中指出,寧夏從區域和當地自然條件出發,突出地方特色和優勢發展水產養殖業,取得顯著成績。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稻漁空間生態觀光園并作出重要指示,既是對寧夏產業融合發展的充分肯定,也為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帶來極大鼓舞。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注重節水、節地和生態環境保護,為鄉村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崔利鋒表示,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仍然是“十四五”漁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希望寧夏水產技術推廣工作突出抓好幾項工作:一是繼續深入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實施“五大行動”是針對水產養殖業發展的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主要問題采取的重要舉措,去年在全國實施取得良好效果,對促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要把深入實施“五大行動”作為今年乃至“十四五”的重點工作,推進“五大行動”在骨干基地全覆蓋并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促進加快轉變水產養殖方式、持續改善養殖生態環境、著力提升產業發展質量。二是做好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和種業質量提升工作。農業農村部決定今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工作,利用3年時間查清水產養殖種質資源家底,并組織開展打好種業翻身仗行動。水產技術推廣部門要根據部署安排做好資源普查等相關工作,充分發揮體系和專業優勢,為提升水產種業質量水平、促進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寧夏要特別重視黃河鯉等地方品種資源的保護工作,推進品種、品質、品牌和標準化工作,促進地方品種養殖業提質增效。三是繼續推進稻漁綜合種養和鹽堿水漁農綜合開發。全國有14億畝鹽堿地,約有9億多畝可進行鹽堿水漁農綜合開發,對拓展漁業發展空間、以漁治堿增加農業用地、保障糧食安全和水產品等重要農產品供給都有重要意義。寧夏和西北地區鹽堿水資源豐富,通過稻漁綜合種養或“挖塘抬田”等方式進行鹽堿水漁農綜合開發,具有很大發展潛力和產業前景,也可為其他地區提供有益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