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邊境水域長2723公里,是全國內陸邊境水域線最長的省份,省農業農村廳承擔著執行中俄雙邊漁業協定、打擊漁民非法越境捕撈、維護邊境水域漁業生產秩序、保護邊境水域水生生物資源的國家事權和重要職責。過去,由于邊境水域點多線長、漁政執法力量薄弱等原因,管理難度大,每年漁民非法越境捕撈事件發生數量較多。
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我省通過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強化執法能力建設、加大漁政執法力度、深化中俄漁業合作、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綜合施策,合力推進,邊境水域漁業生產秩序持續向好。2021年漁民非法越境捕撈事件首次零發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為建黨一百周年系列重大慶典活動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氛圍,樹立了負責任大國良好的國際形象。主要采取了“五個強化”措施。
一是強化頂層高位推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邊境管理工作,主要領導對打擊非法越境捕撈行為提出明確要求,省委邊防委定期會商研判邊境形勢,每年組織成員單位聯合開展邊境巡查,堅持高位推動邊境管理工作。省農業農村廳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和全省邊境水域漁政工作會議,研究部署邊境水域漁政管理工作。先后下發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野生魚類資源保護的意見》《黑龍江省邊境水域漁業捕撈生產管理辦法》等文件,不斷規范管理。
二是強化工作機制創新。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管邊責任制,納入政府目標管理,地方黨委會、政府常務會定期專項研究,強化農業農村部門、鄉鎮政府和村委會屬地監管責任。建立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管邊護邊機制,建立漁政、邊防、公安、外事、海事等部門間合作機制和中俄漁政定期會商、聯檢機制,形成了整治邊境漁業生產秩序的合力。在重點江段設立船管站,組建護邊員隊伍,增強管邊力量。實行灘長負責制,一人違規,整個灘地停產整頓。建立漁船集中停泊、專人看管、晝捕夜停、進出登記制度,長效管控機制愈加完善。
三是強化行政執法監管。組織開展涵蓋中俄邊境水域專項執法、清理涉漁 “三無”船舶等內容的黑龍江省“漁政亮劍”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在重大活動和重要節日期間,采取分片包段、重點水域專人專艇蹲點駐守等措施,加大巡航檢查,重點部位死看死守。對社會船只和摩托艇進行登記備案和集中管理。通過收繳禁用網具、銷毀涉漁“三無”船舶、罰款、吊銷捕撈許可證、行政拘留、判刑等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結合措施,對違法人員形成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四是強化執法能力建設。利用國家漁港建設資金在邊境水域建設漁港7個,爭取有關部門資金建設12個浮動漁港,為漁船集中管理和漁政執法船??刻峁┝嘶A條件。為全省所有捕撈機動漁船安裝衛星定位監控系統,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行動態實時管理,統籌國家漁業油補資金,為邊境水域市縣配備漁政執法船艇、夜視儀、船用雷達、執法記錄儀等,有效提高管控能力。佳木斯市、撫遠市、同江市、蘿北縣等邊境市縣在新一輪機構改革中,漁政執法機構保持獨立設置,增加漁政執法人員編制,穩定了執法隊伍,增強了執法力量。
五是強化宣傳教育引導。采取廣播、電視、網絡、微信宣傳報道,發布禁漁期通告,印發宣傳資料,設立警示牌,舉辦培訓班,深入灘地現場宣傳,組織以案說法等方式,加強對邊民和漁民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增強自覺守法意識。
下一步,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將進一步鞏固聯防聯動成果,采取嚴防、嚴管、嚴懲“三嚴”措施,嚴厲打擊漁民非法越境捕撈行為,全力維護好邊境水域漁業生產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