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是收獲的季節,在剛剛喜迎國慶后,10月10-12日,來自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及成員100余人來到風景如畫、素有“人間仙境”之稱的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參加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承辦的“易捕鯉”新品種推介會。會議由長江水產研究所所長、體系崗位科學家鄒桂偉研究員主持。

首先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的陳來釗副廳長對參會代表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就遼寧省的漁業歷史和現狀、養殖方式和品種等情況作了介紹。陳廳長認為“易捕鯉”的推廣將有力促進遼寧鯉魚大水面增殖和網箱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增加漁民收入、推動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專業組組長、首席科學家戈賢平研究員介紹了體系自成立以來培育的包括“易捕鯉”在內的諸多新品種及其對我國淡水魚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產生的巨大影響和推動作用。提出了現階段新品種培育面臨的問題和未來努力的方向。最后,由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副所長、體系崗位科學家石連玉研究員對“易捕鯉”的選育情況進行報告。

石所長分別從“易捕鯉”的選育背景、親本雜交組合方式、起捕率及生長性能測定、示范基地建立、大水面增殖中試、種質保存和檢測、養殖和繁育標準等方面進行了生動、詳細的匯報。此外,還對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培育的其他優良魚類養殖品種向與會代表進行了簡介。石老師的精彩報告增加了參會代表對“易捕鯉”的了解和認識,部分代表就感興趣的問題與其進行了親切交流。

參會代表來到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寬甸水產實驗新基地對“易捕鯉”親魚和魚種進行了現場觀摩,了解了易捕鯉的形態特征。部分代表還就新基地的產卵池、孵化環道和家系選育系統等設施的設計和運行等方面與課題組成員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易捕鯉”于2015年通過了國家水產原種和良種委員會的審議,推廣應用養殖范圍主要集中在東北。此次推介會的成功召開將“易捕鯉”正式推向了全國。可以預見“易捕鯉”必將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推動鯉魚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