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水產科學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雅魯藏布江漁業資源科考隊”的首批9名隊員抵達林芝地區墨脫縣,擬對雅魯藏布江中下游仁布、貢嘎、桑日、加查、郎縣、米林、派鎮、墨脫等8個站位開展調查,從而拉開了“西藏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專項”實施的序幕。
西藏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南邊疆的青藏高原,是我國重要的高原生態安全屏障,也是我國極其重要的水資源安全戰略基地和水能資源基地。近年來,西藏地區的生態環境受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的綜合影響,出現了生態系統穩定性降低、資源環境壓力增大等問題。西藏水資源開發利用與漁業可持續發展、魚類資源利用與生態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經農業部與西藏自治區部、省會商,將“西藏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專項列為農業部重點農業援藏項目,每年支持770萬,連續支持5年。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水產科學研究所共同承擔雅魯藏布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兩所高度重視雅魯藏布江漁業本底資源聯合調查工作,為了確保順利、高質的完成調查內容,3月18日召開了“雅魯藏布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專項實施方案討論會”,會議就雅魯藏布江野外調查任務分工、合作方式、調查時間、數據庫錄入等問題進行討論。3月19日至21日,“西藏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專項”執行專家、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紀鋒研究員分別與西藏自治區農牧廳、林芝市人民政府、林芝市農牧局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進行溝通,以爭取地方政府的幫助和支持;同時希望利用此次調查機會,積極為當地培養人才隊伍,支撐西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
本次資源調查共設置五個專項課題,即魚類種類組成、魚類資源現狀、魚類棲息地、漁業環境及西藏自治區現有漁業管理與執法體系調研。此次調查,旨在摸清雅魯藏布江魚類的時空分布格局、生物多樣性、瀕危程度、棲息環境等調查資料,及時準確地掌握其動態變化,建立健全魚類自然資源數據庫,實現雅魯藏布江魚類資源保護的數字化管理,促進西藏自治區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