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張穎副研究員承擔的黑龍江所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施氏鱘腦的性別分化及其調控機制初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該研究通過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技術,對性別分化期間kisspeptin注射的施氏鱘腦組織的差異表達基因進行了分析,發現kiss基因參與施氏鱘早期的性別分化。此外,還發現許多功能基因均與施氏鱘的腦性別分化顯著相關,如:細胞色素芳香化酶450、熱休克基因、精子發生相關蛋白、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等。這些發現提示施氏鱘的性別分化是由一系列基因表達變化造成的綜合效應。
研究中測序共得到219,106個contigs,平均長度為315bp。供獲得Unigenes
104,187個,平均長度722bp。蛋白質數據庫比對發現,44 638個unigenes具有明確的生物學功能,預測編碼蛋白框50
764個;Kisspeptin注射差異表達基因分析顯示,共有3168個基因在施氏鱘性別分化敏感期腦組織中發生顯著變化,其中在堿水中上調基因300個,下調基因2868個。
本項研究工作對揭示鱘魚的性別分化機制、實現全雌鱘魚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