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農業財政專項“東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項目的年度工作任務要求,“黑龍江流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課題組組成13人的科考團隊,歷時33天,在當地漁政部門支持與配合下,完成了黑龍江流域包括黑河、遜克、嘉蔭、蘿北、綏濱、同江、勤得利、八岔、撫遠等江段及黑瞎子島水域的春季漁業資源與環境的調查任務。

黑龍江干流及黑瞎子島水域漁業資源調查站點布設三層流刺網、定置刺網等多種網目復合刺網186網次,方框和地籠60網次,采集達氏鰉、施氏鱘、黑斑狗魚等57種,以及日本七鰓鰻、雷氏七鰓鰻和蝦等其他水生生物,并對獲得的標本進行基礎生物學指標的測量,對其中對翹嘴鲌、鱖、鯉等11種常見魚類共計672尾進行解剖和形態學特征測量,獲得了性別、性腺時期、腸充塞度等指標,采集了腸道、耳石、鱗片及鰭條等樣本。

另外,科考團隊對考察水域的水溫、透明度、PH等7個代表性水體理化指標進行了監測。收集并保存了同步站位的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樣本。

本次調查取得了大量基礎數據,為摸清春季黑龍江流域魚類群落結構、種群動態、資源現狀、水質理化環境,以及深入揭示黑龍江流域漁業資源現狀提供了基礎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