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鯉遺傳育種創新團隊與中國科學研究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開展的鯉抗皰疹病毒(CyHV-3)調控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Integrative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Immune Mechanism for a CyHV-3- Resistant Common Carp Strain”發表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JCR一區,IF=7.561)(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immu.2021.687151/full?&utm_source=Email_to_authors_&utm_medium=Email&utm_content=T1_11.5e1_author&utm_campaign=Email_publication&field=&journalName=Frontiers_in_Immunology&id=687151)。

魚類病毒病的爆發與流行嚴重威脅水產養殖尤其是集約化養殖產業,CyHV-3是鯉養殖中導致大規模死亡的主要病原,給鯉的規模養殖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為了解決這一產業瓶頸問題,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鯉遺傳育種科技創新團隊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從遺傳選育的角度出發,采用分子輔助育種、家系選育和群體選育技術相結合,培育了抗病鯉新品種,并以抗病鏡鯉F4和對照組德國鏡鯉選育系為試驗材料,以二代和三代測序相結合,綜合轉錄組學從分子水平和細胞水平,較全面的揭示了鯉對CyHV-3的免疫調控機制。研究表明鯉機體是通過粘膜分泌多種免疫分子黏附、阻止病毒入侵,激活巨噬細胞通過自噬作用清除病毒,同時通過抗原呈遞觸發適應性免疫反應,促使特異殺傷細胞T細胞的激活以及B細胞的快速分化成熟,從而特異性清除細胞內病毒。另外本研究還發現抗病鏡鯉所分泌多巴胺顯著高于對照組,CyHV-3感染對抗病鏡鯉的生長影響顯著低于對照組。
本研究對于鯉CyHV-3的防控和抗CyHV-3種質的選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對于其他病原抗性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