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重點專項、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基本業務費專項等項目的資助下,鮭鱒遺傳育種科技創新團隊黃天晴等人開展的“虹鱒基因組倍性對育性的調控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iRNA-mRNA/lncRNA during gonadal development of triploid female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發表于JCR 1區雜志《Genomics》(IF=5.736)(https://doi.org/10.1016/j.ygeno.2021.08.018)。
人工創制的三倍體虹鱒具有不育性狀,為研究減數分裂機制和育性操控模式提供了優異的研究對象。本研究在虹鱒全雌三倍體規模化制種的基礎上,開展了不同發育時期全雌二倍體和三倍體虹鱒編碼RNA、非編碼RNA表達水平的差異分析,構建了不同性腺發育階段miRNA-mRNA/lncRNA調控網絡,篩選出22個與減數分裂和染色體同源重組密切相關的調控基因。功能驗證研究表明,miR-15a-5p通過打靶作用于ccne1基因在三倍體減數分裂阻抑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我們篩選出3個關鍵lncRNAs(MSTRG.74687.3, MSTRG.76205.1和MSTRG.30919.1)通過間接作用于ccne1基因,參與虹鱒性腺發育過程。


本研究挖掘并鑒定了三倍體魚類減數分裂阻抑的調控元件,可為深入解析魚類育性調控機制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