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農業農村部在 “第一次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視頻會議”中提出的要求,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鯉遺傳育種創新團隊成立了團頭魴種質資源調查組,并制定了調查工作方案。調查組克服新冠疫情的影響,截至到11月底,已圓滿完成了分布在5個省、市共7個調查點的的現場調查工作。
調查點包括國家級遺傳育種中心1個(上海海洋大學農業農村部團頭魴遺傳育種中心)、國家級原良種場4個(湖北省團頭魴原種場、山西省太原水產良種場、上海松江水產良種場、江蘇滆湖團頭魴良種場)、省級原良種場1個(湖北省淤泥湖團頭魴良種場)和龍頭企業1個(遼寧省沈陽華泰漁業有限公司)。

此次系統調查共調查團頭魴選育種2個(浦江1號、浦江2號)、原種2個(梁子湖團頭魴、淤泥湖團頭魴),嚴格按照《魚類樣品采集技術規范》、《魚類種質資源遺傳材料制作規范》對團頭魴個體進行了生物學特征特性的調查和測定、樣本收集以及遺傳材料制作。7個調查點共收集活體種質200尾、標本4個、各類樣本1596個。相關數據已錄入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系統調查數據匯交平臺,采集樣本已經送相關檢測機構開展遺傳多樣性和肌肉品質的測定,等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團頭魴又稱武昌魚,為廣泛養殖的優質品種,此次調查讓我們詳細了解了我國養殖團頭魴種質資源現狀,也為團頭魴不同分布地區的原種及選育種遺傳背景及其優異性狀的分析奠定了基礎,有助于該種質資源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