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一次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的工作部署,鯉遺傳育種科技創新團隊組成松浦鏡鯉種質資源調查組,克服新冠疫情影響,圓滿完成了5個省共6個調查點的現場調查工作。

自松浦鏡鯉新品種推廣的十幾年來,在全國20多個省市養殖,獲得了養殖戶和消費者的一致好評。調查組根據該魚的分布現狀,科學選擇6個調查點(遼寧省遼陽縣君誠水產良種場、黑龍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水產引育種中心、河南商丘文峰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新疆自治區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五渡實驗基地和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寬甸水產實驗站)開展現場調查工作。

本次調查嚴格按《魚類樣品采集技術規范》、《魚類種質資源遺傳材料制作規范》要求,采集了6個調查點180尾松浦鏡鯉的基本信息、生物學特性等信息,以及品質性狀和遺傳多樣性樣品。共收集松浦鏡鯉血液、肌肉、肝、脾、頭腎、心臟組織基因資源810份,獲取圖像70份,細胞2份,標本2個,保存活體種質資源5600份。相關數據已錄入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系統調查數據匯交平臺,采集樣本已經送相關檢測機構開展遺傳多樣性和肌肉品質的測定,等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松浦鏡鯉是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于2009年在德國鏡鯉選育系(F4)的基礎上培育出的鯉新品種。該品種鱗少易加工,其生長速度遠高于其他鯉品種,是為數不多的可出口創匯的鯉新品種,對我國鯉產業的快速發展有重要影貢獻。此次調查有助于深入了解分布于不同地區的松浦鏡鯉種質資源的養殖現狀、繁殖群體的遺傳多樣性水平,獲得的數據將為制種企業的科學繁育提供重要的參考,從而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