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魚類營養與飼料研究室王連生、范澤等人開展的“新蛋白源對草魚生長和肌肉品質影響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Evaluation of four novel protein sources as alternatives to soybean meal for two specifications of cage-farmed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deeds: Effect on growth performance, flesh quality, and expressions of muscle-related genes”發表于JCR 1區雜志《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IF=5.247)(https://doi.org/10.3389/fmars.2022.935651)。
面對動、植物性飼料蛋白源短缺和養殖水體環境污染的雙重壓力,低魚粉、低豆粕蛋白源的飼料研發迫在眉睫,節約高值蛋白使用量成為飼料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本研究采用小球藻、棉籽濃縮蛋白、乙醇梭菌蛋白、黃粉蟲粉等4種新型蛋白源完全替代草魚飼料中的豆粕,分析了草魚在不同蛋白源飼喂下的生長和肌肉品質。研究結果表明小球藻完全替代豆粕不僅可以提高草魚的生長性能和飼料利用率,還可以提高鮮味氨基酸和甘氨酸等風味物質含量,并通過改善硬度、嫩度、彈性及咀嚼性等質構參數提升肌肉品質,通過增強MYF5, MRF4及IGF1等生長發育相關基因表達促進肌肉生長;棉籽濃縮蛋白替代豆粕與小球藻替代有類似的研究結果。但乙醇梭菌蛋白和黃粉蟲粉完全替代豆粕不同程度的抑制草魚生長及肌肉發育,并降低肌肉品質。本研究成果為草魚飼料新型蛋白源的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9YFD0900200)、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2022XT0402)等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