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部署,通過支持當地漁業產業結構升級,助力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扶貧工作向縱深發展,實現快速脫貧目標。6月14日,黑龍江所按照與烏蘭察布市水產總站簽訂的《戰略科技合作協議》,組織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黑龍江所鯉營養需求與飼料崗位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開展漁業科技扶貧增送苗種活動,向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商都縣及興和縣三個貧困旗縣水產養殖戶贈送灘頭雅羅魚、福瑞鯉、長豐鰱、鳙魚等苗種共計100萬尾。黑龍江所、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呼和浩特綜合試驗站、烏蘭察布市農牧局以及水產總站等領導參加了贈送儀式。

自治區農牧業廳劉海濤副廳長在致辭中回顧了黑龍江所在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商都縣、興和縣開展漁業科技扶貧工作取得的成效。他指出:烏蘭察布市屬于經濟欠發達、貧困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是內蒙古自治區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針對面對發展漁業天然水域面積逐年縮小、漁業基礎設施薄弱,魚類養殖品種單一、漁業整體效益不高等實際問題,自2016年以來,通過開展水產科技培訓、組織實地考察調研、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和優質品種贈送等工作,不斷提高是地區漁業從業人員的科技水平、優化品種結構,加強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建立起了良好的扶貧合作機制。本次苗種贈送活動,充分體現了農業農村部、水科院黑龍江所和自治區農牧業廳對烏蘭察布市發展漁業、脫貧攻堅的高度重視,必將為全市漁業科技扶貧工作注入強大的動力。

黑龍江所成果轉化處陳惠處長在發言時指出:黑龍江所十分重視科技扶貧工作,將按照農業農村部水科院等的扶貧工作方案,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利用科技開展幫扶工作,科技扶貧要體現出持續性,要使扶貧工作從“輸血”扶貧變為“造血”扶貧。今后黑龍江所將發揮人才、成果、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一如既往地提供支持和幫助,推動內蒙古自治區漁業發展。
活動結束后,陳惠處長與自治區農牧業廳、呼和浩特綜合試驗站等有關單位就如何利用黑龍江所科技優勢幫助烏蘭察布市加快漁業發展、培養專業型技術人才等細節工作進行了商討,對下一步的具體工作落實達成共識。
本次贈送活動,對推進漁業科技扶貧工作,改善當地水產養殖結構,提高漁業養殖效益,推動水產養殖轉方式調結構進程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