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3日,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鯉營養需求與飼料崗位”聯合內蒙古呼和浩特綜合試驗站、烏蘭察布市漁政管理站等單位在烏蘭察布市舉辦科技扶貧培訓工作,以提高當地漁業技術人員的指導能力和漁民的科學養殖水平。

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鯉營養需求與飼料崗位科學家徐奇友研究員以“節水型池塘生態養殖技術”為題作了專題輔導,講解了池塘覆膜技術、生物浮床技術、循環水池塘養殖技術,尤其對更適合我國北方地區池塘條件下的生物絮團生態節水型養殖技術作了重點推介,指明了生態養殖技術的關鍵和要點以及實際操作中應注意的事項,并現場回答了參加培訓人員提出的問題。

崗位團隊成員趙志剛博士作了題為“北方地區淡水養殖品種介紹”的專題講座。著重從冷水性魚類品種、耐鹽堿魚類品種、名特優魚類品種以及大宗淡水魚類新品種等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適合烏蘭察布市周邊地區開展養殖的淡水魚類適宜品種。

此次扶貧技術培訓通過“節水型池塘生態養殖技術”和適宜淡水養殖品種的推介,不僅提高了當地漁民節能環保意識,而且對促進當地改善水產養殖結構、轉變養殖方式、增加漁民養殖效益都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