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大銀魚研究基地”揭牌儀式暨大銀魚移植與增殖研討會在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龍虎泡水產養殖場舉行。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孫文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所長金星、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黑龍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鄒民、黑龍江省漁政處副處長張鴻鈞、大慶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聶長青、杜蒙縣縣委常委李明、副縣長任維全、黑龍江所科技成果轉化處處長陳惠以及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黑龍江省漁業企業相關負責人、黑龍江所大銀魚項目組成員等出席儀式。

研討會上,黑龍江所大銀魚項目組負責人唐富江副研究員就近3年來在全省開展大銀魚增殖與可持續穩產技術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效進行了匯報,對建立“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大銀魚研究基地”的意義和工作計劃進行了說明。項目組針對黑龍江大銀魚產量波動劇烈的實際,通過對湖泊環境容納量、大銀魚種群早期資源補充機理和大銀魚遺傳多樣性等展開研究,提出了停止捕撈野雜魚、適當減少鳙魚保有量、增加大銀魚繁殖群體保有量和降低受精卵人工投放密度以及提高越冬水位等恢復意見。目前,上述措施已經取得明顯效果,僅龍虎泡大銀魚產量就由2018年的70噸提高到2019年的400噸。項目組將依托“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大銀魚研究基地”,在龍虎泡大銀魚生產實踐成功的基礎上,深化與當地幾大水產公司合作,建立長期生態大數據庫,進行大數據分析和數學建模,進一步深化理論研究和精細放養,促使主養大銀魚的大水面增殖漁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與會領導和專家們對項目組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圍繞項目組提出的科學建議對大銀魚產業發展進行了研討和展望。
揭牌儀式上,縣委常委李明簡要介紹了杜蒙縣大銀魚產業發展情況和縣委提出的“將水產業打造成又一支柱產業”戰略規劃實施情況。他指出,全縣自2016年起,充分發揮大銀魚產業鏈磁場效應,推動漁業產業快速升級和發展。杜爾伯特縣2016年榮獲“中國大銀魚第一縣”稱號,至2019年,全縣大銀魚養殖總面積突破60萬畝,大銀魚產量達到1700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3%,實現產值1億元,大銀魚已經成為杜爾伯特的一塊金字招牌。
徐跑主任在致辭中表示,要為連環湖流域的大銀魚遺傳多樣性高于土著產區太湖種群而感到高興,要感謝科技和生產人員在移植工作中注重種質交換和遺傳多樣性保護上所用出的努力,這對大銀魚種質資源保護具有十分重要意義。他建議在龍虎泡建設農業農村部大銀魚種質資源庫,以此輻射全國,形成太湖流域和連環湖流域一南一北兩個大銀魚種質資源庫的互補格局。

金星所長在發言中對項目組在科研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堅持開展工作并取得重大研究突破的科學精神提出表揚。他指出,大銀魚產業發展“南魚北養”的成功實踐,為本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這極大地增強了我們立足本地發展水產業和從事相關研究的信心,希望本地的各水產公司繼續支持項目組的工作,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全面發展的良好態勢。

孫文志副廳長對黑龍江所與對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攜手開展大銀魚產業發展研究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他強調,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大銀魚研究基地暨博士工作站的成立,是杜爾伯特縣、當地水產養殖公司與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政企科深度合作的碩果,是三方合作的升級和深化,是杜爾伯特縣水產業發展的一件大事,更是全省推進現代漁業、科技興漁的重要舉措。希望杜爾伯特縣抓住契機,以科技為引領和支撐,加快資源、技術、生產力要素的整合步伐,完善產業鏈條,實現杜爾伯特水產業跨越式發展。

金星所長和徐跑主任一同為黑龍江所大銀魚研究基地暨博士工作站揭牌。這標志著黑龍江所與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的科技合作提高到了一個新層次。本次科技研討活動也是黑龍江所與黑龍江省漁業政企深入交流的一次盛會,為進一步推進全省漁業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發揮了示范作用。

儀式結束后,全體人員參觀了實驗室、龍虎泡大銀魚捕撈生產和連環湖漁業公司生產車間,并實地考察了附近多個湖泊水面。

黑龍江百湖潤澤水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杜爾伯特龍虎泡水產養殖場、大慶連環湖漁業有限公司、石人溝漁業有限公司、齊家泡漁場、月餅泡漁場、黑龍江農墾震達大白魚研究所等從事大水面增殖漁業的相關企業負責人出席了揭牌儀式并參加了座談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