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孫文志、省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周曉兵在黑龍江所所長金星的陪同下,來到黑龍江所呼蘭試驗基地考察調研,現場觀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達氏鰉人工繁殖工作,看望慰問正在基地開展科研工作的干部職工并向他們祝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快樂!

在基地魚類繁育車間,孫文志一級巡視員、周曉兵局長、金星所長一起觀摩了正在進行的達氏鰉人工繁殖的全過程。黑龍江所鱘鰉魚研究團隊的張穎博士向三位領導介紹說,本次通過手術方式進行人工繁殖的達氏鰉親本為野生親魚子一代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培育成熟的個體,其中雌性個體體重150公斤,采集魚卵可達150余萬粒。在同樣人工養殖條件下,術后的親魚再次懷卵繁殖需要3年時間。孫文志一級巡視員在與金星所長、團隊科研人員現場交流時,進一步了解了全國鱘魚產業發展現狀,黑龍江省發展優勢及建立鱘鰉魚種業基地可行性以及存在困難等。

隨后金星陪同兩位領導考察呼蘭基地整體設施狀況,并重點介紹基地現保存的黑龍江流域重要經濟魚類以及瀕危魚類種質資源、承擔的科研項目及在鯉鯽無肌間刺種質創制、鯉優良品種選育、梭鱸等名特優魚類繁育等方面研究工作進展情況。
孫文志一級巡視員表示,黑龍江所作為水產科學研究的國家隊,為黑龍江省漁業產業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是有目共睹的。黑龍江所廣大科技人員多年來始終發揚著科技工作者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勇于創新、肯于奉獻的精神,令人十分感動和欽佩。他希望黑龍江所繼續夯實在淡水魚類研究方面的深厚底蘊和堅實基礎,結合黑龍江省區域水域特點,利用已有技術成果,在黑龍江省種業基地打造上發揮獨特的技術優勢和種質資源優勢,為地區漁業振興提供強大科技支撐。對于黑龍江所反映的基地當前存在的試驗魚池數量不足、尾水達標排放等問題,孫文志一級巡視員表示會全力協調并幫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