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12日,黑龍江省科技廳科技特派團漁業專家組成員、黑龍江所呼蘭試驗場場長曹頂臣副研究員前往哈爾濱市巴彥縣富江鄉源泉養魚專業合作社開展池塘養殖魚類安全越冬技術指導和疫情影響下的漁業合作社發展需求的工作調研。

巴彥縣源泉養魚專業合作社2011年由王兆豐等10人發起設立,注冊資金250萬元,養殖總面積達到4900畝,帶動社員108戶,年產量達到4000噸,為農業農村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和哈爾濱市先進合作社。
曹頂臣副研究員在與王兆豐社長一同對近2000余畝的精養池塘進行實地踏察和檢查補水設施后,就池塘養殖魚類安全越冬提出2條建議。一是要進一步擴大冰面清雪面積,促進池塘光合作用,防止冰下魚群聚集引起的局部缺氧;二是要強化越冬技術管理,加強日常巡塘與測氧工作。
通過與合作社社員座談,曹頂臣詳細了解了合作社的運營模式及其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情況,認為目前合作社存在的2方面的短板。一是合作社雖然以魚種和成魚生產為主,但自身不具備魚苗孵化能力,養殖魚苗完全依靠外部供應,導致魚苗品質不可控,養殖風險較高。二是養殖品種和模式均比較單一,主要為方正銀鯽搭配團頭魴套養,產品價格受市場波動和需求影響較大。
針對疫情影響下漁業合作社的發展,曹頂臣提出3點建議。一是建立一套可以自給的孵化設施,開展方正銀鯽、地產黃顙魚及團頭魴人工繁殖。二是根據當地養殖條件,增加梭鱸、洛氏鱥等附加值更高的名特優養殖品種,搶占市場先機。三是加強與黑龍江所育種、養殖團隊的交流與合作,引進新的優良品種和先進的養殖技術,加強技術工人培訓,提高養殖水平。以上三點黑龍江所均可提供大量的技術支持。
王兆豐社長對曹頂臣副研究員踏實的作風和專業的指導表達自己真誠的謝意。他表示,在水產研究國家隊黑龍江所的支持下,在曹副研究員等具有務實精神的科技專家幫助下,源泉養魚專業合作社下一步規模化、標準化的目標一定會實現,并以此提高水產品質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加快鄉村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