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6日,由中國水科院黑龍江所主辦、黑龍江省東寧市水產局承辦的主題為“養護水生生物,建設大美龍江”的增殖放流活動在綏芬河東寧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段舉行。

本次放流主品種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花羔紅點鮭。經現場查驗,放流苗種體長均達到3cm以上、數量超3.5萬尾,均符合放流標準,且體質健壯、無病無傷。
本次放流活動不僅是黑龍江所貫徹國家《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連續第二年在綏芬河東流域開展魚類資源恢復的實際行動,同時也拉開了黑龍江省2022年度“養護水生生物,建設大美龍江”主題系列增殖放流活動的序幕。開展花羔紅點鮭增殖放流,對綏芬河流域魚類資源養護、漁業可持續發展和邊境水域漁業雙邊合作發揮著重要的保障和支撐作用。

黑龍江省漁業漁政管理局劉育波副局長、局一級調研員張鴻鈞,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孔令杰研究員、省水生生物救護中心副主任李正偉、科長韓驥,東寧市水產增殖放流站站長單軍、主任高慶軍,東寧市應急管理局局長朱向奎,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成果轉化處處長張永泉、渤海冷水性魚試驗站站長白慶利等參加了本次增殖放流工作。
東寧市公證處公證主任崔明雯、公證員黃桂華對本次增殖放流活動進行了現場公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