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發布第836號公告,對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2024年23個水產新品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有關規定予以公告。由黑龍江所自主培育的我國首個耐堿魚類新品種——雜交雅羅魚“雅龍1號”(登記號:GS-02-002-2024)位列公告名單之中。

雜交雅羅魚“雅龍1號”的母本為2008年從內蒙古達里湖收集并以體重和耐堿為目標性狀、經連續2代群體選育獲得的瓦氏雅羅魚;父本為2008年從新疆額爾齊斯河收集并以體重為目標性狀、經連續2代群體選育獲得的高體雅羅魚,以二者雜交獲得F1,即雜交雅羅魚“雅龍1號”。該新品種在相同脅迫試驗條件下,與父本相比,堿度耐受上限提高22.60%;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母本和父本相比,18月齡體重分別提高33.80%和16.18%,表現出耐高堿、生長快的特點。該品種適宜在黑龍江、甘肅等地水溫13-22℃和堿度10-35mmol/L的人工可控水體中養殖。
我國鹽堿水普遍具有高堿度、高pH、離子組成復雜多樣等特點,開發利用難度較大。目前統計數據是鹽堿地14.87億畝,低洼鹽堿水域6.9億畝,90%以上處于荒蕪狀態。而雜交雅羅魚“雅龍1號”歷經黑龍江所十余年的科技攻關得以培育成功,不僅為我國中高堿度水體提供了優良養殖對象,還在科學拓展宜漁空間、提高鹽堿地生產能力、推動非耕地資源高效利用及促進漁民增收、保障優質水產品供給和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具有著重要的支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