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的領導,為科技強國砥礪奮進
--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心得
科研第三黨支部 覃東立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在大會上作了報告,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5年的工作以及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提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報告實實在在,各項工作成效顯著,描繪的宏偉藍圖催人奮進。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全中國人民的夢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了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理想,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中華民族有著輝煌燦爛的歷史,曾經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卓越貢獻。但近代以來,我們的民族在閉關鎖國和固步自封中落后,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迷失了方向。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積貧積弱,飽受列強欺凌,百姓民不聊生。無數仁人志士為尋求救國之路,上下求索,甚至拋頭顱,撒熱血。從太平天國到洋務運動,從君主立憲到民主革命,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直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馬列主義,中國共產黨擔起歷史的重擔,中國才展露出民族復興的曙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使民族和人民真正“站了起來”;又經過29年的艱辛探索,找到了符合中國國情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使中國人民逐漸“富了起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新的起點上不斷取得新成就,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升,中華民族真正走上了“強起來”的道路。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逐漸變為現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謀篇布局,創新發展理念,國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一批批重大工程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改善提供了強大保障。揚起13億多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憧憬的風帆,中國這艘航船正朝著偉大復興的征途奮勇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只爭朝夕的5年。神舟飛天、蛟龍入海、北斗組網、天眼探空、高鐵奔馳、大飛機首飛……一批批高端裝備和重大科技成果悉數亮相,驚艷全球。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到系統能力的提升。載人航天、量子通訊、載人深潛、航空母艦等重大成果和關鍵性突破,為我國成為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國奠定了重要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敢為人先的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從南方調水、從風中取電、在云端架橋、織高速路網,重大工程建設成為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之舉。
作為一名水產科研工作者,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緊密結合實際,充分運用多種形式,對黨的十九大報告進行再學習,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不斷充實自己,及時掌握新知識、新理論、新信息,拓展新視野,運用新思維,站在新的高度開展科研工作。
作為一名黨員,我將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加強黨章常規學習,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講政治,敢擔當,明大局,識大體,重實干,謀創新。把中國共產黨對黨員的要求,落實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去。
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億萬中國人民同心同德,努力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