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干”擔當促發展,用生命踐行“兩學一做”
——和平年代為什么還會有犧牲,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有感
科研第二黨支部 王 荻
和平年代為什么還會有犧牲?我這樣問自己。科技發展了,民族富強了,生活幸福了,國家強大了,沒有了戰爭,沒有了吶喊和鮮血,是不是就不該再出現犧牲?可是,事實教育了我們,在建設時期,在和平富足的今天,依然有人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的付出,依然有人在為人民服務的大潮中貢踐行了對黨、對人民無悔的誓言,獻了自己一腔的熱血和寶貴的生命。
2017年3月18日,“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獲得者,南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兼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廖俊波在趕往武夷新區主持召開會議途中不幸發生車禍,因公殉職,年僅48歲。
6月21日,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強調,各級黨組織要把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作為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對標先進、見賢思齊,做合格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廖俊波同志生前擔任南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兼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歷任邵武市拿口鎮鎮長、黨委書記,邵武市副市長,南平市政府副秘書長,榮華山產業組團管委會主任(正處級),政和縣委書記,南平市副市長。2015年榮獲“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他長期在艱苦地區工作,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帶領當地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干事創業,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黨忠誠、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優秀品質,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是用生命踐行“忠誠、干凈、擔當”要求的好干部,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
廖俊波同志逝世后被追授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習近平總書記也對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給出了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指出了新時期黨員、干部應具備的思想品質和精神境界,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基層一線干部的高度重視和真情關懷,鼓勵我們要大力學習弘揚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跡,要將學習活動與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結合起來,激勵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要做好一線考察,進一步放大一線選人、一線用人的導向效應,放大一線先進、一線典型的示范效應,放大一線嚴管、一線關愛的激勵效應,研究建立關愛基層干部制度,激發他們干事創業熱情。
作為全國千萬黨員中的一人,我深深被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跡所感動所鼓舞,他是廣大黨員干部的一面旗幟、一個典范,他秉持并踐行了“不忘初心、扎實工作、廉潔奉公,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的理念與熱情,他用熱血和青春譜寫了一曲不朽的篇章。古語有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若是以廖俊波同志為鏡,我們看到的是什么,我們想到的是什么,我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一遍一遍的溫習著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我們說到了,可是有沒有做到或者是不是時刻準備著可以做到“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廖俊波同志做到了,以他為鏡,我再次堅定了為人民服務,敢于擔當的決心。
“兩學一做”,“學”是前提和基礎,“做”是目的和關鍵;既要學好也要努力做到。廖俊波同志的現金事跡教育我們、鞭策我們,時刻以“做合格黨員”為目標,牢記“四有”標準(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增強“四得”修養(辨得清方向、站得穩腳跟、扛得起責任)、
樹立正確“四觀”(馬克思主義祖國觀、馬克思主義民族觀、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馬克思主義文化觀),躬身踐行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