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團結中奮進,在卓越中追求
——記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北方養殖團隊
科研第二黨支部 趙志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我是來自科研第二黨支部的趙志剛。非常榮幸能夠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站在這樣一個講臺前,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北方養殖團隊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和發生在這個團隊黨員同志身上的故事。我報告的題目是《在團結中奮進 在卓越中追求》。
大家都知道,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2007年,農業部與財政部聯合啟動了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在2008年正式啟動,研究所承擔了北方區養殖崗位的任務。大宗淡水魚北方養殖團隊,從2011年徐奇友研究員開始擔任崗位科學家至今已經走過了6個春秋。北方養殖團隊從最初的2名成員,逐漸發展到現在由6名黨員和1名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7人團隊。
作為我所年輕的一支黨員科研隊伍,北方養殖團隊繼承了黑龍江所團結、奉獻的光榮傳統,致力于北方大宗淡水魚健康養殖模式的構建和魚類營養與飼料的研究。這是一支團結奮進、追求卓越的團隊,每每回想起自己在團隊中度過的日子,無數感動的場景和畫面不斷浮現在腦海當中,伴隨自己的也唯有感動與快樂。
徐奇友研究員是北方區養殖崗位科學家和我所魚類營養與飼料學科帶頭人。在工作當中,徐老師是一位積極向上、拼搏進取課題組長;在生活當中,他是一個謙虛謹慎、為人熱情的老大哥。每年的養殖季節,無論是風吹日曬、還是刮風下雨,徐老師都會親臨養殖現場和大家一起拉網、捕魚、抬框、分魚。在關鍵的一些時間節點,還和大家一起吃住在試驗基地。由于在基地工作時間長,每年都會被太陽曬的黝黑,有時還會被紫外線灼傷,而他自己對這些卻毫不在意。在進行圍隔實驗的那些日子,根據實驗安排,需要每天劃著小船對圍隔水進行采樣測定,由于條件所限,盡管有防護措施,但取樣時人掉入池塘里的事情還是時常發生,盡管如此,徐老師還是多次劃著隨時可能被踩翻的小船,和我們一起采樣測定。還記得有一次,呼蘭實驗基地由于剛剛運行不久,一些設施配備還不夠完善,在夜里停電事故經常發生,一旦停電,圍隔里的實驗魚隨時可能發生缺氧死亡,這個時候需要整宿的觀察并監測溶氧,以便采取措施,每當這個時候,徐老師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我們身邊,整夜不睡覺陪伴著我們一起工作,讓我們時刻感受著戰友般的溫暖和激勵。所有這些,都體現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奮獻。
體系的任務不同于我們通常所承擔的科研任務,它不僅僅是在實驗室做實驗、寫論文,體系更多的工作是去實踐,是去解決實際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去對養殖戶進行技術需求調查和技術培訓;是去和外單位協作,對新品種和新技術進行推廣與示范;?是去完成上級下達的多項涉及養殖戶切身利益的應急性任務。因此,北方養殖團隊的工作更多的依賴于團隊的集體力量,各司其職,相互協作,得益于每個成員的行動自覺和共產黨員的嚴于自律。
團隊成員每年在整個養殖周期內,都需要很多次的往返于實驗基地和研究所,以及北方區的各省市開展研究任務。其中的許多實驗,需要從不斷的重復、失敗和總結經驗教訓中一步步的走過來,這其中承擔的艱辛和壓力可能只有經歷過的科研人員才能夠真正感受得到。熱愛,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但必須有歷經千辛萬苦的“堅持”,才能終得“柳暗花明”。任何成功的獲得都不是偶然,對于科研工作者來說,在取得真經之前,都要做科研道路上的“苦行僧”,要有執著和努力的精神。不會忘記,半夜冒著大雨,穿著雨衣和雨鞋,拿著手電,四處巡塘時的狼狽與談笑風生!不會忘記,在寒冷刺骨的冬天,一場大雪過后,全體成員集合,在池塘冰面上推著掃雪板,來回走動,所畫出的那一道道優美的弧線!當然也不會忘記,在收獲的季節,上萬斤的魚兒從水中捕撈起那種興奮與激動!
在最緊張和關鍵的時刻,團隊成員常常以單位為家,以試驗基地為家,在大家的潛意識里沒有所謂的星期天和節假日。很多連續的周期性實驗一旦進行就不能停歇,需要不間斷的觀察結果,記錄數據。白天實驗,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將心思平息下來,總結一天的工作。因此,在晚上和節假日進行整理數據和撰寫論文已然成為了團隊的工作常態。在團隊成立的短短6年當中,共鑒定科研成果2項,發表論文80余篇(其中SCI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3部;授權專利2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0余項;建立新技術4項,研發新產品2個;建立示范基地19個,新成果推廣示范面積近4萬畝;培訓技術人員及漁民1600余名;完成應急性任務10余項;撰寫體系簡報40余篇,填寫體系日志500余篇,等等。在取得這些成績的背后,離不開團隊成員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的默默付出,在此過程中,有羅亮在條件簡陋的養殖場進行了4個多月的辛勤堅守,也有王常安將電腦和資料搬到病房,一邊照顧待產的妻子,一邊趕寫材料、撰寫論文的奮力拼搏;有李晉南在實驗基地,池塘邊上頂風冒雨,進行一整天實驗的堅持,也有都雪在接近零下30度的池塘冰面上,釗開冰眼采集水樣的執著;有王連生在自身科研任務繁重前提下,依然臨危受命前去科研處為大家提供服務的無私奮獻,也有為了完成一項應急性任務,全體成員在一起加班加點時的團結協作。
站在池塘邊上,感受著些許涼意的微風,湛藍的天空,蕩漾的池水,不時一只水鳥從頭頂飛過,沖向藍天。團隊的腳步沒有因此而停歇,也沒有因為取得一點小小成績而沾沾自喜,因為我們知道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哪怕前面的道路布滿荊棘。我們相信,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之路定會越走越寬。
每一個科研隊伍的工作都離不開研究所領導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北方養殖團隊必將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在團隊負責人的帶領下,牢記自己黨員身份,勇往直前,不負眾望,在新時代的潮流中勇做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