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又一次宣讀著那一句句入黨誓詞,不由淚濕眼眶。仿佛又回到了1993年10月那個金色的秋天,那是我第一次站在鮮紅的黨旗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黨的綱領(lǐng),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的義務(wù)……”那一刻我的心情無比激動,一句句擲地有聲的誓言至今回蕩在心房和耳畔。
作為70后的一代人,我們是讀著董存瑞、邱少云、黃繼光、劉胡蘭這些英雄的名字和堅貞不屈的事跡成長起來的,是伴著雷鋒精神和張海迪的先進事跡走過童年、少年,一直走進大學校園、走上工作崗位的。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做一名共產(chǎn)黨員意味著把最艱巨的任務(wù)留給自己、把犧牲和流血留給自己,敢于在血雨腥風之中以自己的鮮血染紅旗幟,敢于面對死神亮出自己大無畏的氣概。在和平年代,做一名共產(chǎn)黨員,就應該像雷鋒同志在日記中寫到的那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wù)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之中。”作為共產(chǎn)黨人,他們做到了以行動捍衛(wèi)入黨誓言、在精神上踐行了不忘初心。
走上工作崗位后,也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地舉起右拳,重溫入黨誓詞,每一次都讓自己為黨的偉大而感動,為自己也能夠是其中的一員而驕傲。6月2日,當我再一次帶領(lǐng)支部黨員,重溫鏗鏘的誓言時,精神在這一刻得到新的砥礪,思想隨之得到新的提升。看著每一位宣誓黨員的堅毅面龐,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光榮和自豪從心底油然而生。
重溫入黨誓詞,就是重溫當年的決心和信念,對比我們今天的認識和行動,始終銘記入黨的誓言。無論是當年入黨宣誓還是現(xiàn)在重溫誓詞,都畢竟只是一種形式,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在黨旗下所立下的誓言,它曾經(jīng)讓我們熱血沸騰,充滿理想,感召我們努力實踐,自覺奉獻,激勵我們不斷進取,奮斗終身。
重溫入黨誓詞,就是更加激勵現(xiàn)在,強化我們的信仰。信仰是什么?哲學家告訴我們,“信仰是唯一不憑靠面包而存在的指引人奮然前行的力量。”一個缺乏信仰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一個失去信仰的政黨是一個必亡的政黨,而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是一個可憐的人。我們共產(chǎn)黨員,信仰的是共產(chǎn)主義,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是我們前進的方向、奮斗的動力和先進的保證。無論是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無私奉獻!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惟有以“四講四有”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才能以飽滿的精神和昂揚的斗志做好本職工作,發(fā)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重溫入黨誓詞,就是讓我們與時俱進,恪守自己的承諾。人的一生,面對社會、單位、親友,可能會有多次承諾。但就一個共產(chǎn)黨員來說,較之于其它承諾,他對黨的宣誓應該是最神圣最莊重的。入黨宣誓之后,無論在什么情形下,都應該矢志不渝,百折不撓地去恪守,不管在任何時候、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忘自己對黨做出的鄭重承諾,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中,共產(chǎn)黨員都要按照入黨誓詞,對照檢查是否始終保持著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永葆共產(chǎn)黨員的本色。作為一名黨員,一定要進一步強化黨員意識,不斷堅定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始終牢記入黨誓言,真正對得起“共產(chǎn)黨員”的稱號,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入黨誓言,真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真正能夠成一個為祖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