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心得體會
科研第二黨支部 徐奇友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舉行,我積極參加了所黨委組織的集體觀看開幕式活動。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認真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大會報告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新論斷,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重要組成部分。就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黨的十九大報告部署了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和改革生態環境監測體制等4項改革舉措。習近平強調,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作為漁業科技工作者,應根據《全國漁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要求,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為目標。妥善處理好漁業生產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生態優先,推進綠色發展。將注重數量增長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改善養殖水域生態環境。近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養殖池塘生態與水質調控研究,首次闡明了生物絮團在北方鯉魚養殖池塘中的形成過程以及營養和水環境功能調控機制,構建了北方鯉魚池塘養殖過程中的科學增氧技術及池塘底泥的修復與利用技術;篩選出了適合北方地區具有高效絮凝功能的絮凝菌株,確定了促進生物絮團形成的碳源添加類型、添加方式和適宜C/N添加比例,建立了北方鯉魚池塘生物絮團生態養殖技術;該成果養殖技術已在黑龍江、遼寧、吉林、天津、北京、寧夏等地進行了推廣與示范,累計推廣面積近4萬畝,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我國漁業轉方式調結構、轉型發展做出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