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承擔,勇于創新
參觀“八女投江”紀念館和學習“鐵人精神”有感
科研第二黨支部 曹永生
2018年9月7日,我有幸參加了由科研第二黨支部和聯合第三黨支部共同組織的“重溫抗日英雄歷史,弘揚偉大抗聯精神”主題黨日活動,參觀了“八女投江”紀念館,并學習了“鐵人精神”,在深受觸動的同時,我對新時代傳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和奮斗者的精神也有了新的思考。
對于這些革命者和新中國的奮斗者思想的學習,我認為應該經過繼承-思考-發揚三個階段。一方面,“八女投江”和“鐵人精神”體現的是一種敢于承擔的精神,以冷云為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為了保護部隊主力,主動吸引日偽軍,最終被困、不屈、殉國,雖然他們身為女性,年紀青青,卻自愿擔起了如此危險的任務,為了革命的勝利奉獻了自己的生命。1960年2月,東北松遼石油大會戰打響,通過組織學習,王進喜認識到: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建設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因此,他不畏艱難,不畏艱苦,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長期身在一線,將自己的生活需求放置一邊,堅持工作,作出了轟轟烈烈的采油大事記。那么我想,現在的國家環境和生活條件水平非常優越,但工作中也常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許多人牢騷滿腹,只懂抱怨,但就是不敢面對,我們是不是應該學習“八女投江”和“鐵人精神”,敢于承擔,敢于迎難而上,解國家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需呢?另一方面,我對“鐵人精神”也有另一番的思考,為什么會有石油大會戰?根本原因就是世界對中國發展的封鎖。雖然現在人們常說,世界是開放的,但中國的發展仍被受關注。前段時間的芯片事件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發展的關鍵因素必須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作為一名從事漁業科研的黨員工作者,我們應從如下三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樹立自我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項目設計多思考,實驗技術多摸索,經驗技術多積累,做貼合我國的漁業特點和生產實際情況的科研工作;二是戒驕戒躁,做踏實工作,少抱怨,少牢騷,多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視人民之所需為己任;三是牢記黨員的義務和責任,身先士卒,勇于創新,不懈奮斗,舍小我顧大我,用勤奮而踏實的工作做好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