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科研第一黨支部組織召開本年度第五次全體黨員大會,集中開展學習活動、黨課輔導和體會交流。會議由支部書記鄭先虎同志主持,在所的15名支部黨員和1名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了會議。
會議集中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傳達了韓長賦部長在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上的講話精神。
會上,支部組織委員程磊同志作了題為《解讀鄉村振興戰略》的黨課輔導,程磊同志分析,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鄉村最為突出。鄉村振興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鄉村振興的主要任務,一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二是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三是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針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學習和理解,支部開展了討論。所黨委委員石連玉同志結合自己產業體系項目的扶貧工作,談了自己對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的理解和體會,他強調產業扶貧,因地制宜才能精準,貧困戶的養殖水平、經營能力和養殖條件不盡相同,不能僅提供養殖的苗種,忽視跟蹤指導,同時也要當地政府扶貧計劃相結合,從實際出發,因戶因村施策,真正讓貧困戶得到幫助,得到實惠。王炳謙同志結合自己參加的扶貧工作談了體會,他強調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千差萬別,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人力資源等,有針對性制定相應扶貧方案,不僅需要考慮養什么、怎么樣,還要考慮怎么銷等問題。
通過學習,全體黨員干部一致認識到,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應切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領會“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和科學內涵,深刻理解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基本原則。爭做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者,主動深入鄉村振興的主戰場,深入漁業生產一線,了解產業需求,圍繞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科學謀劃,為漁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貢獻力量,促進漁業提質增效、實現漁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