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科研第二黨支部書記張萬全主持召開支部年度第6次全體黨員大會,會議集中討論了本支部的組織發展議題并通過支委會意見,形成黨員大會決議。邀請聯系本支部的黨委副書記、所長金星為全體黨員作《中國共產黨黨史回顧(第二講)》的黨課輔導。圍繞選讀《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交流讀后感。支部在所黨員共計13人參加會議。
會議首先按照組織程序討論支部重點發展對象羅亮同志的入黨申請。科研二支部共有正式黨員16人,實際到會13人,符合《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的接收預備黨員會議有效的要求。羅亮同志向支部全體黨員大會宣讀《入黨志愿書》,介紹個人基本情況,匯報自己對黨的認識、入黨動機、本人履歷、現實表現、家庭主要成員和主要社會關系情況。隨后,入黨介紹人趙志剛和王連生兩位同志先后介紹了對羅亮同志進行組織培養和寫實情況,明確表達同意羅亮同志的入黨申請。組織委員王荻同志代表支委會宣讀了《關于羅亮同志政治審查情況的報告》和《關于吸收羅亮同志入黨征求黨內外群眾意見情況的報告》。接下來,與會黨員逐一發言,肯定其在思想、學習、工作、生活中的表現,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表達了是否同意接收羅亮同志為中共預備黨員的意見。在羅亮同志作個人表態后,大會采用不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與會13人、書面意見3人一致同意接收羅亮同志為中共預備黨員。最后,張萬全同志對會議情況進行了總結,并宣讀支部大會表決結果和支部決議,接收羅亮同志為中共預備黨員,并確定羅亮同志預備期考察寫實人為趙志剛和王連生同志。
黨委副書記、所長金星為全體黨員作了題為《中國共產黨黨史回顧(第二講)》的黨課輔導,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土地革命戰爭中開辟出一條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引導中國革命和中國人民走向自由和光明。金星同志從南昌起義打響中國共產黨武裝革命斗爭第一槍講起,帶領大家一起回顧了清算大革命后期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八七會議”、著名的“三灣改編”、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與斗爭、革命運動的復興和紅軍反“圍剿”的勝利、王明“左”傾錯誤和革命運動的挫折、遵義會議的偉大轉折和紅軍長征的偉大勝利和“西安事跡”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金星同志強調:從大革命失敗到抗日戰爭前夕的十年,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中,黨曾兩次經受嚴峻的考驗:一次是大革命的失敗,一次是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在常人難以想象的險惡環境中,中國共產黨人不屈不撓,埋頭苦干,度過最黑暗的時刻,奇跡般地開創出新的局面。這十年的歷史證明:那種理論脫離實際,照搬照抄外國經驗的教條主義,或由一個遠離中國的國際指揮中心來指揮中國革命的做法,都是錯誤的。這十年中,黨在指導思想上雖然幾度犯過“左”的錯誤,但終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糾正錯誤,汲取教訓,實行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信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實現從土地革命戰爭到抗日民族戰爭的轉變,把中國革命推向了新的階段。
最后,與會黨員同志圍繞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交流了讀后感。會議還就觀看《榜樣3》布置黨員撰寫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