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辦公室黨支部與養殖研究室黨支部聯合開展了主題為“架起科研與管理溝通橋梁 促進科技與服務兩翼齊飛”的黨日活動。活動由辦公室黨支部書記張萬全、養殖研究室黨支部書記徐偉共同主持。

張萬全圍繞活動主題作了《做好科研單位行政與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交流,從行政后勤保障工作在研究所的作用、辦公室工作職責與履職情況、目前服務與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提高行政后勤的保障服務水平等四個方面闡述了如何為中心工作提供扎實、高效、及時的行政后勤保障與服務的看法與心得。他認為,行政工作事務繁雜、后勤管理涉獵面廣,這些工作不僅是研究所的“面子”,也是一個科研單位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強調,新形勢下必然有新任務,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作為行政后勤人員,能夠做到提升自我、開拓創新、正視挑戰、敢于擔當、謙虛謹慎、任勞任怨,根據新情況不斷調整自身定位,借鑒先進的管理服務經驗,全面提升工作標準和服務質量,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就一定能促進行政后勤工作的管理水平躍上新臺階。
兩個支部的黨員就加強科研與管理人員相互間的理解和支持,圍繞社會車輛租賃、日常公共設施設備維修維護、研究生管理、實驗室與養殖車間安全等內容進行了交流,提出了很好的實踐建議。

會上,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專題學習,徐偉為參加會議的全體黨員作了題為“東北鹽堿水特色養殖模式構建與示范應用研究”專題報告。在簡要介紹了有關鹽堿水漁業基礎常識、東北鹽堿水漁業現狀后,徐偉匯報了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研究進展以及取得的成果情況。他指出,針對東北鹽堿地區漁業先前存在的適宜養殖品種少、生產模式簡單、水體環境不穩定等問題,項目組在黑龍江大慶、吉林白城等典型鹽堿區,通過篩選確定以耐鹽堿性高、抗寒性好、生長速度快、經濟效益好的大鱗鲃、雅羅魚、鯽魚、鳙魚和鱖魚為主要養殖對象;實施特色養殖品種搭配、苗種鹽堿水適應性馴養、微生物水質調控等集成生態養殖技術;采用以鳙魚為主的池塘-泡沼接力養殖,鹽堿葦塘河蟹生態養殖,以及“雙效降堿”鹽堿水循環利用等模式;解決了水質堿度高、養殖效率低等問題,對比實施前后的經濟效益提升幅度在20%以上,實現和促進區域鹽堿水域漁業增效利用和鹽堿地的生態修復。
在總結活動時,徐偉表示,科研和管理兩個支部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形式新穎、內容豐富,達到了加強理解、預期目標。張萬全希望一線的科研人員時時以“科學家精神”鞭策自己,致力科技創新,努力爭創佳績;行政管理人員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堅決落實“接訴即辦”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為中心工作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