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腳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研究所也迎來自己的70歲生日。在黑龍江所70年的發展歷程中,涌現出一大批專家型學術帶頭人,正是他們引領黑龍江所的科技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步一步走向輝煌。
我今天要記述就是這樣一位老專家—黑龍江所遺傳育種學科的奠基人沈俊寶先生。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沈俊寶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對黑龍江銀鯽種群的遺傳特性、種質鑒定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黑龍江鯽魚種群分布、生殖方式、倍性、遺傳特性和系統分類等方面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觀點,特別是發現了銀鯽天然雌核發育和三倍體種群,填補了國內鯽魚遺傳研究的空白,達到了同類研究的國際水平。銀鯽天然雌核發育及三倍體種群的形成機制至今仍是熱點研究課題。這一研究不僅學術意義重大,且在鯽魚的育種及生產應用上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黑龍江銀鯽被廣泛引到全國各地養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是對這一成果的充分的肯定。
在沈先生的積極倡導下,黑龍江所魚類育種學研究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就已經開始,并取得了以鯉魚為代表的適合于北方養殖的雜交、選育等多項重要成果。研究團隊首先從前蘇聯引進了生長速度快、耐寒能力強的羅普莎鯉,并在黑龍江地區推廣,這在當年沒有我們自己培育鯉魚品種的情況下,對推動當時黑龍江省的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隨后又從烏克蘭引進了烏克蘭鏡鯉,從前聯邦德國引進了人工馴化程度高、生長快、飼料轉化率高的德國鏡鯉--歐洲野鯉家養后因鱗被基因發生突變而分離出來的,它是散鱗鏡鯉的一個極端變異體。在沈俊寶研究員的帶領下,對上述引進種開始系統選育,到1995年選育到第4代,抗病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生長速度比原種快10.8%。該成果1996年獲得農業科學進步三等獎。德國鏡鯉選育系由全國水產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適合在全國推廣的良種。近年來隨著德國鏡鯉逐步被廣大養殖業者所接受,市場價格也一路看好,魚苗、魚種和商品魚的價格均高于其它鯉魚。特別是近年來,德國鏡鯉還可以作為出口創匯品種出口韓國,出口量在逐年增加,為國家換取了大量外匯,也提高了廣大養殖戶的養殖效益。
在鯉魚育種研究方面,沈俊寶研究員和他的團隊,利用常規育種、種類雜交和雌核發育技術相結合的方法,歷經近20余年的艱苦努力,育成了抗寒能力強、生長快、適合北方地區養殖的兩個鯉魚新品種--松浦鯉和松蒲鯉,也已被農業部批準為良種。這兩個新品種的培育成功在北方高寒地區迅速取代了沒經選育的生長緩慢的原種黑龍江野鯉和易發病不耐寒的南方品種,為北方鯉魚養殖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另外還選育出荷包紅鯉抗寒品系。利用雌核發育和性別控制技術從方正銀鯽中選育出松浦銀鯽新種。
目前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已有5個人工選育的新品種和4個引進種通過了全國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
沈俊寶研究員重視年輕人掌握新技術新方法的能力的培養,在其帶領下的年輕團隊在魚類遺傳學基礎研究方面取得很大進展。在魚類染色體核型、生化遺傳學、分子遺傳學等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搞清了黑龍江13個主要養殖魚類和特有魚類的遺傳學性狀和養殖技術并進行活體保存。
沈俊寶研究員不僅利用常規育種技術培育了一大批新品種,在魚類育種新技術的研究與利用上,能緊跟國際前沿。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以生物技術為代表的高技術還剛剛興起,他便認識到生物技術必將對魚類遺傳育種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在他的積極努力下,成功的被列入我國首批“863”計劃,與中科院動物所合作承擔了轉基因魚的研究任務,在他及其帶領的新代人創新團隊的努力下,培育出了我國首例轉基因魚--超級鯉,該鯉魚在國家高技術等各種展覽中,國家領導人多次參觀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此成果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沈先生超前意識引導下,黑龍江所在基因工程育種、細胞工程育種、染色體操作誘導的多倍體育種、性別控制和雌核發育技術育種、分子標記輔助有種等研究興起并開始領跑業界,水產生物技術也一直處在我國水產生產物技術領域的前列。
沈俊寶不但在科學研究上刻苦鉆研,兢兢業業,在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上也是嘔心瀝血。在他的培養下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形成了一大批長期從事魚類遺傳有種研究的團隊及相關的生物技術、生理生化、營養和冷水性魚類養殖的學科研究隊伍。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魚類遺傳育種研究中心和國內一流的遺傳育種實驗室。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已在全國范圍內形成魚類新品種與開發利用方面的研究體系和學科研究優勢。
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的新一代遺傳育種團隊已經形成,他們一直堅持著魚類遺傳學研究和新品種培育研究。目前,正在進行易捕鯉新品種、優質鯉魚新品系、鏡鯉新品種和抗病品系、虹鱒優良品系等的選育研究。還對金鱒、山女鮮、白點鮭,俄羅斯的小體鱘、雜交鱘、大西洋鮭、銀鮭、大磷鮭、哲羅魚、細鱗魚等進行馴化選育。山女鱒、哲羅魚、細鱗魚已經是顯現出巨大的開發前景。
展望未來,即將有一大批人工選育的品種和開發的土著及引進種推向市場。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的遺傳育種學科將建成一級學科,并將在我國魚類有種研究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的新代遺傳育種工作者正再接再厲沿著老一代鋪設的道路前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