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馬波
職稱:研究員
電話:0451-84862298
郵箱:hsymabo@163.com
研究方向: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魚類系統分類、魚類保護遺傳
教育經歷:
2013/09-2016/06,東北農業大學,養殖,碩士
1994/09-1998/06,華中農業大學,淡水漁業,學士
主要履歷:
2016/01至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漁業資源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2008/01-2015/12,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漁業資源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2004/01-2007/12,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漁業資源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1998/07-2003/12,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遺傳育種研究室,研究實習員
科研成果:
一、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代表性論文
1. Phylogeny and dating of divergences within the genus Thymallus (Salmonidae:Thymallinae) using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 Mitochondrial DNA, 2016, 27:3602-3611. (第一作者)
2. Phylogeography and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Amur Grayling Thymallus grubii in the Amur Basin. Asian-Aust. J. Anim, 2015, 25(7):935-944. (第一作者)
3. Seasonal variation in diet of juvenile Amur sturgeon Acipenser schrenckii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Songhua River, Northeast China. 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 2020, 36:275-281. (通信作者)
4. Age structure of juvenile Amur sturgeon Acipenser schrenckii and kaluga Huso dauricus in the Fuyuan reach of the Amur River, Northeast China. 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 2019, 35(4):821-824. (通信作者)
5. 中國鱘科一新紀錄種——小體鱘Acipenser ruthenus. 動物學雜志, 2021. (待刊, 第一作者)
6. 基于線粒體DNA控制區序列變異探討黑龍江和圖們江細鱗鮭屬魚類的分類地位. 動物分類學報, 2009, 34(4):499-506. (第一作者)
7. 線粒體DNA序列變異顯示鴨綠江茴魚為黑龍江茴魚同物異名. 動物分類學報, 2008, 33(4):414-419. (第一作者)
8. 中國黑龍江水系茴魚屬一新紀錄種(鮭形目,茴魚科). 動物分類學報, 2007, 32(4):986-988. (第一作者)
9. 黑龍江流域兩種細鱗鮭的形態學比較及其分類地位初探. 動物分類學報, 2005, 30(2):257-260. (第一作者)
10. 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發現黃斑褶鮡. 動物學雜志, 2018, 3(2):314-316. (第一作者)
11. 雅魯藏布江拉薩裂腹魚、異齒裂腹魚及其自然雜交種的形態與COI 基因條形碼分析. 中國水產科學, 2018, 25(4):753-761. (第一作者)
12. 西藏朗錯秋季裸鯉屬營養生態位及種間食物關系. 應用生態學報, 2020, 31(12):4284-4290. (通信作者)
13. 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裂腹魚類優先保護等級定量評價. 中國水產科學, 2019, 26(5):914-924. (通信作者)
14. 基于線粒體DNA細胞色素b基因和控制區序列分析西藏雅魯藏布江黃斑褶鮡種群遺傳多樣性. 動物學雜志, 2019, 54(5):701-710. (通信作者)
15. 雅魯藏布江下游墨脫江段黃斑褶鮡的年齡結構與生長特征. 淡水漁業. 2020, 50(02):10-17. (通信作者)
16. 額爾齊斯河2種類型雌性銀鯽的形態特征及D-loop基因序列比較. 中國水產科學, 2013, 20(1):157-165. (第一作者)
17. 黑龍江上游3種茴魚分類地位的線粒體D-loop序列變異分析. 中國水產科學, 2011, 16(2):314-321. (第一作者)
18. 下游黑龍江茴魚種群遺傳變異及地理分化的微衛星分析. 中國水產科學, 2009, 16(5):678-688. (第一作者)
19. 烏蘇里江2種細鱗鮭種群遺傳多樣性及親緣關系的微衛星分析. 中國水產科學, 2007, 14(10):39-45. (第一作者)
20. 綏芬河三塊魚和珠星三塊魚種群的生化遺傳變異及親緣關系. 中國水產科學, 2005, 12(6):688-693. (第一作者)
21. 烏蘇里白鮭的生化遺傳結構. 中國水產科學, 2003, 10(3):195-200. (第一作者)
22. 花糕紅點鮭多態性微衛星篩選及鴨綠江種群遺傳多樣性分析. 水產學雜志, 2012, 25(03):7-10. (第一作者)
23. 興凱湖翹嘴紅鲌同工酶的研究. 水產學雜志, 2000, 13(02):63-68. (第一作者)
二、授權專利(第1發明人)
一種利用魚探儀探測活體魚類的模擬實驗裝置. 發明ZL 201110415716.4
一種大型魚類的測量標尺. 實用新型ZL 201120428788.8
用于小型船只上的魚探儀固定器. 實用新型ZL 201120536481.X
電擊捕魚器. 實用新型ZL201520040280.3. 實用新型ZL201520040280.3
一種水產用孵化、養殖水體溫度計. 實用新型ZL201520240324.2
三、標準
方正銀鯽(GB/T 16874-2006),第一起草人
四、主要參編著作
1.《西藏魚類圖集》,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年,第1副主編
2.《雅魯藏布江魚類資源》,西藏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主編
3.《雅魯藏布江中游漁業資源與環境科考報告》,中國農業出版社,2019年,第2主編
4.《西藏雅魯藏布江下游魚類及資源》,中國農業出版社,2020年,第2主編
五、獲獎成果
1.鮭科魚類系統分類及保護遺傳學研究,2015年獲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1完成人
2.重要淡水魚類資源增殖技術及應用,2017年獲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第7完成人
3.淡水重要魚類資源增殖技術與應用,2017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7完成人。
六、主持和參與的在研項目
1. 農業農村部財政專項“東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2020-2022年,867萬元,主持
2. 農業農村部財政專項“雅魯藏布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2017-2021年,375萬元,主持
3. 農業農村部財政專項“額爾齊斯河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2019-2021年,180萬元,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