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吴文化
学位:硕士学位
电话:18611924318
邮箱:wuwenhua2008@sina.com.
研究方向:鱼类繁育、水產养殖
职称:副研究员
教育经歷:
1993.09-1997.07 大连水產学院 水產养殖 学士
2001.08-2003.03 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经济管理硕士 研修
2007.09-2010.07 內蒙古农业大学 动物生產与管理 硕士
主要履歷:
1997.7-2013.2 北京渔夫水產技术工程中心 部门经理、副总经理/生產及科研管理
2013.3-2016.11 黑龙江水產研究所 科研工作/產业研究
2016.9-2017.4 蒙古国 FAO南南合作短期专家
2016.12-2019.11 甘肃省景泰县人民政府掛职 副县长/全面负责县內水產养殖业发展事宜(產业规划、养殖模式打造、品种引进、技术指导、对外合作、招商引资等),完成分管及政府交办其它任务
科研成果:
一、代表性论文
1.Genetic variation and relationships of seven sturgeon species and ten interspecific hybrids. Genetics Selection Evolution. 2013,45:21.第一作者。
2.不同饵料对匙吻鱘仔鱼生长发育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动物学杂志,2015,50(04):571-580,第一作者。
3.西伯利亚鱘和小体鱘摄食前后耗氧率和窒息点变化与体重的关系.水產学杂志,2014,27(4):10-15,22,第一作者。
4.连环湖他拉红泡浮游生物组成及水质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29(2):73-76。第一作者。
5.连环湖火烧黑泡水质分析与浮游生物组成.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30-17133,第一作者。
6.北移大鯢人工繁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89-7390,741,第一作者
7.哲罗鱼生物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渔业经济研究。2009(4),14-18,32。第一作者。
8.E?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metabolism of juvenile Lenok (Brachymystax lenok). Aquaculture.504(2019):107-113.
9.利用微卫星遗传標记探討达氏鰉的多倍体倍性[J].动物学杂志,2013,48(04):507-512.第三作者。
10.温度对达氏鰉、施氏鱘及其正反杂交种生长的影响[J].水產科学,2017,36(01):8-14,第三作者。
11.MiR-34b/c play a role in early sex diferentiation of Amur sturgeon, Acipenser schrenckii。Frontiers in Zoology,(2022)19:23
二、授权专利
发明专利:
1.一种达氏鰉苗种的驯化培育方法。专利號:zl201310533824.0,第一发明人。
2.一种鱼类大水面放养的装置。专利號:zl201510409253.9,第四发明人。
3.一种水样采集装置。专利號:zl201410023036.1,第三发明人。
4.达氏鰉雌鱼与施氏鱘雄鱼杂交育苗方法。专利號: CN201510188321.3,第五发明人。
实用新型:
1.一种水样采集装置。专利號:CN201410023036.1,第三发明人。
2.一种鱼类大水面放养的装置。专利號:CN201520504586.5,第四发明人。
3.一种活鱼检查水下操作台。专利號:CN201620893849.0,第五发明人。
4.一种大型鱼类繁殖操作台。专利號:CN201220106111.7,第六发明人。
三、获奖成果
1.“西伯利亚鱘引种与规模化多季节苗种研究繁育技术”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鱘鱼性別早期鉴別及繁殖期调控技术研究” 水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3.“卡拉白鱼的引进、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一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4.“我国鱘鱼资源评价、性腺发育研究及应用” 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5.“鱘龙1號”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1.北方地区大鯢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
2.北方地区匙吻鱘苗种集约化培育技术
3.冷水性鱼类养殖產业化研究与示范
4.鱘鱼性別早期鉴別及繁殖期调控技术规模化中试
5.鱘鱼繁育及养殖產业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6.鱘鱼养殖產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五、专著
1.中国鱘鱼养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年。副主编。
2.中国鮭鱒鱼养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年。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