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辦公室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開展主題教育專題黨課活動。會議由黨支部副書記張金鳳主持,黨支部書記張萬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歷程與發展及其重大指導意義》為題作黨課輔導。
黨課圍繞如何正確、科學地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如何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問題展開,指出在中國共產黨豐富的自身建設歷史經驗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遵循根據時代要求和黨的任務的變化,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
黨課認為,黨的七大確立的毛澤東思想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同志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運用于無產階級政黨的全部工作,在中國革命的長期艱苦斗爭中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形成了具有中國共產黨人特色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黨課指出,鄧小平理論涵蓋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鄧小平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并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黨課指出,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上提出的21世紀“新三步走”戰略目標集中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其后明確將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堅持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性,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則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于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和新的中國國情相結合達到了新的高度和階段。
黨課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黨的十九大、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概括了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
黨課認為,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所作的強調,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黨課指出,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問題導向、系統觀念、胸懷天下,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理論創造、實踐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體現。奮進新征程,要深刻把握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內涵,深刻領會“六個必須堅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